双季稻田

作品数:213被引量:2146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纪雄辉程凯凯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4)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南方不同“冬种+双季稻”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18年第18期6603-6610,共8页王淑彬 王礼献 杨文亭 杨滨娟 周泉 黄国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4B14);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3-B030)
设置了冬闲-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油菜-双季稻、大蒜-双季稻,马铃薯、紫云英、油菜轮作接茬双季稻5个处理,通过3年(2013—2015)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双季稻田冬季复种对产量和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冬种复种 有机碳 碳库 双季稻田 
双季稻田冬种紫云英“双减双增”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被引量:6
《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16期51-56,共6页杨滨娟 黄国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300208);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GJJ16039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D14B14)
为了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肥施用量,缓解农田环境污染,并适应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双季稻田冬种紫云英"双减双增"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采用冬前控水、播期后移、覆盖过冬等新型技术种植紫云英,并...
关键词:紫云英 种植模式 双减 双增 稻田 
不同冬作物对双季稻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全氮的影响被引量:8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1-9,共9页王淑彬 杨文亭 杨滨娟 王礼献 黄国勤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3-B03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4B14)~~
为揭示不同冬作物对双季稻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全氮的影响,本研究以4种不同冬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和湿筛方法研究了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双季稻田冬季种植紫云英、油菜、大蒜有利于大团聚体...
关键词:冬作物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水分管理对双季稻田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0
《中国水稻科学》2015年第2期181-190,共10页商庆银 杨秀霞 成臣 罗亢 黄山 石庆华 潘晓华 曾勇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D14B14);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JJ14306);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资助项目(12063);江西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32BAB214021);江西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
以南方红壤区双季稻-紫云英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别分析包括绿肥和稻草等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水分管理对稻田CH4和N2O排放、水稻产量以及综合温室效应(GWP)的影响。试验设持续淹水(F)、中期烤田(F-D-F)和间歇灌溉(F...
关键词:水分管理 甲烷 氧化亚氮 综合温室效应 稻田 
稻草原位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理化与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1
《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第3期150-155,共6页曾研华 吴建富 潘晓华 石庆华 朱德峰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4);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BNA03800);南昌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农业支撑计划第36)
于2010-2011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等量施肥条件下稻草不同原位还田方式(稻草全量还田、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全量还田2年(4季)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提高耕作层土壤有机...
关键词:稻草原位还田 双季稻田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生物学性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