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文学

作品数:275被引量:33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苗怀明车振华纪德君李豫刘翔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广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北京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中国说唱文学的海外传播与研究被引量:5
《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21-34,共14页崔蕴华 
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代民间说唱文艺研究资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7ZDA246)阶段性成果
19世纪上半叶,中国说唱文学开始进入西方学者的视野,1874年司登德编译北京地区俗曲集《二十四颗玉珠串》,将子弟书第一次介绍给西方。此期俗曲编译较早期之《花笺记》翻译更具学术自觉,北京说唱被解释为人类重要成员的“精神状态”(司登...
关键词:说唱文学 海外汉学 文化理论 文选视阈 文学史书写 
北京旗人婚俗在清代说唱文学中的体现被引量:1
《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90-94,共5页郭晓婷 冷纪平 
清代中后期的北京旗人家庭里,婚俗受汉人礼法制度影响很深,基本环节也同汉俗一致。但在具体环节上,旗人婚俗有很多细节保留了浓厚的满族特色,有一些规矩则体现出旗人独特的礼法制度,比如重视姻亲,未婚姑娘家庭地位高;还有一些细节,诸如...
关键词:北京旗人 子弟书 《鸳鸯扣》 婚俗 
清代北京市井文化中的休闲尚趣之风被引量:1
《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64-69,共6页姚颖 
本文梳理了“市井文化”的简单发展脉络,并从流传于清代中晚期北京地区的说唱文学作品,如子弟书、岔曲等,分析当时京城社会一种特殊的社会风气,即休闲尚趣之风,从中体现出独具特色的京城文化品格。
关键词:北京 说唱文学 休闲尚趣 社会风气 
清代北京说唱文学的发展特点及研究意义
《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117-122,共6页姚颖 
本文首先总结了清代北京地区说唱文学发展的初期、中期、后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认为清代的说唱文学处于我国说唱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传承了许多具有地域性的曲种,艺术形式上发生裂变与整合,节目流派纷呈,名家名角辈出。在清代中期和后...
关键词:清代 北京 说唱文学 发展特点 研究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