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语言习得

作品数:76被引量:13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戴曼纯易勋李哲贾冠杰寇惠岩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渤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24期0165-0166,共2页凌兰欣 粟泫瑜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于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的前提下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成人是如何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呢?研究发现:儿童的第一...
关键词:第一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异同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分析
《校园英语》2020年第26期245-246,共2页赵彦冰 
第一语言指的是儿童在出生后第一个接触并习得的语言,一个人的第一语言也通常是他的母语。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可以通过自然的学习方式以令人惊讶的速度习得第一语言。调查显示,人们习得第二语言的速度要远远慢于第一语言,并且第一语言对...
关键词: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 相同点 差异 
浅谈二语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践
《校园英语》2018年第37期9-10,共2页孟君 
二语习得是语言学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对于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本文对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为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这些理论辅助语言教师更好地理解语言学习,以及在其学生学习语言的过...
关键词:第一语言习得(L1) 第二语言习得(L2) 中介语理论 外语教学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比较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7期209-209,211,共2页乔力盼·麦卡力达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是当前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焦点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同时,本文探讨的两种习得之间的相同点反映出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一语言的学习。第二语言习得和...
关键词:第一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比较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338-339,共2页邓琪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际之间文化的不断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第二语言,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多维复杂的动态过程。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不同、习得的过程和影响的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进行阐述。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第一语言习得 过程 因素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比较分析
《报刊荟萃(下)》2018年第2期254-254,共1页范玮 王安妮 王家晨 
本文首先明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定义,再简述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之处,最后根据探究结果得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第一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比较 分析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对比研究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1Z期193-193,共1页聂鹂莹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间对第一语言习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吸引了语言学家的注意,也引起了许多语言相关领域普通教育学者的注意。到今天,第一语言习得的成果已被广为应用。许多关于外语习得的标准资料和介绍材料中也包括了许多第一语...
关键词:第一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教学 
第十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征文通知
《语言科学》2017年第5期521-521,共1页本刊记者 
第十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拟于2017年10月21至22日(10月20日是报到日期和会前认知语言学讲习班)在南京召开,本届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本次会议主题包括认知语言学的传统和新的研究领域。征文范围(但不限于这些研...
关键词:报到日期 认知语法 构式语法 研究主题 转喻 第一语言习得 心理空间 第二语言习得 认知语用学 批评话语 
浅谈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
《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8期256-256,共1页荣珊珊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学习母语和外语的过程中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所区别,本文通过自身的语言学习和教授过程总结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从而为语言学习者们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语言习得 异同 
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第一语言习得理论的对比研究
《海外英语》2017年第14期199-200,共2页王昕琦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现代语言学两个重要的学派。由于语言学对于语言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语言习得。这篇文章主要进行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第一语言习得理论的对比研究。基于这...
关键词:第一语言习得 转换生成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