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性

作品数:6728被引量:3881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云山李平关四平周先慎陈朝晖更多>>
相关机构:《金融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红楼梦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徘徊于“孝”与“不肖”之间:“孝”文化视域下的贾宝玉思想性格再分析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18年第2期45-62,共18页甄洪永 
2016年度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儒学的民间呈现与山西戏曲文化研究--以山西戏曲文物为中心"(项目编号:2016315);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度优质课程项目<戏曲鉴赏>(项目编号:2017YZKC-32)阶段性成果
将贾宝玉放到"孝"文化视域中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宝玉只想做一个《孝经》中的"庶人";从其实际表现来看,宝玉也符合"庶人"之"孝"的标准。"孝"与"不肖"都在宝玉身上有所体现,分界点在于是否进入仕途。"孝"是发自宝玉内心的真情,"不肖"是世...
关键词:贾宝玉 庶人之孝 不肖 动力来源 相关限度 
《楝亭集》与《红楼梦》被引量:6
《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3期131-146,共16页刘上生 
《楝亭集》与《红楼梦》刘上生《楝亭集》作者曹寅(1658—1712),是曹雪芹的祖父。集中《楝亭诗钞》(以下简称《诗钞》)8卷,系曹寅晚年“手自刊落”(郭振基《〈楝亭诗别集〉题后》)“取前后诸作,录其惬心者”(顾昌《...
关键词:《楝亭集》 曹雪芹 《红楼梦》 曹寅 贾宝玉 思想性格 《巫峡石歌》 内务府 通灵宝玉 自我人格 
贾雨村补论被引量:6
《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1期86-101,共16页吴柏樵 
“贾雨村是一个集众恶于一身的反面人物典型形象”,这几乎是红学家们众口一词的论断。对此,笔者不揣浅陋,原打算写一篇“贾雨村别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写成。近读夏麟书、关四平二位先生的大作《穷通怪圈中封建士人的悲剧》和《论贾...
关键词:贾雨村 思想性格 甄士隐 人物形象 县太爷 社会环境 社会背景 小说 莫须有的罪名 德才兼备 
从山旮旯里走出来的巨人——沉痛悼念吴组缃老师
《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2期277-280,共4页周中明 
如果说,一个人在某个方面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话,那么,象吴组缃先生那样,在现代文学创作、古代文学研究和教育培养学生等几个领域,皆能作出重大的、卓越的贡献,则实在可堪称为难得的巨人.
关键词:吴组缃 沉痛悼念 文学创作 中共预备党员 古代文学研究 讲真话 小学教师 思想性格 研究和教育 讲实话 
“疼”是衍字
《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4期133-134,共2页刘恒 
《写作》杂志九○年三期有篇《笔法艺术举隅》在谈到"省笔"艺术时,举了《红楼梦》三十四回的"宝钗见他睁开眼谈话,不象先时,心中也觉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为例...
关键词:红楼梦 思想性格 薛宝钗 写作 艺术 举隅 评议 笔法 神态 校本 
无可奈何花落去——论贾政的人生悲剧及其文化意蕴被引量:7
《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4期135-152,共18页关四平 
贾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作为全书中心人物贾宝玉的父亲和对立面,作为荣国府的实际支撑者,他在全书中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迄今为止,对贾政形象的研究几乎异口同声地将其定型为封建制度和礼教传统的卫道士.这一观点当然不错。
关键词:人生历程 三部曲 内心世界 贾政 文化意蕴 人生悲剧 人物形象 思想性格 孙悟空 人生哲理 
论贾雨村被引量:12
《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4期125-139,共15页夏麟书 关四平 
《红楼梦》中的贾雨村是一个集众恶于一身的反面人物吗?以前论者多作如是观。而我们则认为他是一个由正直的读书人中举入仕,在官场的升降浮沉中逐渐演化为丑恶封建官僚的性格复杂的典型人物。综其一生概括言之,他既是一个目标高远、孜...
关键词:官僚体制 贾雨村 中国封建社会 重义 儒家思想 思想性格 学刊 甄士隐 科举 应天府 
论《红楼梦》对俗语的熔铸和提炼
《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3期153-171,346,共20页钟必琴 
钟必琴文章《<红楼梦>对俗语的熔铸和提炼》分析了曹雪芹在行文中依据不同场合对民间俗语的使用,其中变化纷呈、美丽多姿,这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语言创造能力,也反映了作者在语言运用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红楼梦 俗语 凤姐 曹雪芹 王夫人 思想性格 黛玉 人物关系 具体情景 语气 
孙犁评《红楼梦》
《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3期187-198,203-209,共19页郭志刚 章元忌 
一凡是真正爱好文学艺术的人,遇到象《红楼梦》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便不能不考虑:它为什么能有这样强烈的吸引力和这样长久的生命力?它凭借了什么,它用什么方法,打开了通往广大人民心灵的道路?
关键词:红楼梦 曹雪芹 现实主义成就 贾宝玉 作品 孙犁 小说家 艺术成就 自然主义 思想性 
贾雨村的启蒙与林黛玉的叛逆被引量:2
《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1期67-74,共8页夏麟书 关四平 
一在以往人们的思维模式里,贾雨村是一个集众恶于一身的封建官僚的反面典型,林黛玉则是与贾宝玉共同走叛逆道路的新人形象,二者毫无共同之处,绝不能相提并论。但仔细推敲,贾雨村并非“恶则无往不恶”的类型化人物(参见拙作《穷通怪圈中...
关键词:贾雨村 思想性格 类型化人物 思维模式 贾宝玉 扁形人物 启蒙教师 艺术典型 曹雪芹 典型人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