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义

作品数:426被引量:14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娓娓程鸣张军杰牛保义阮德南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思想中的重义传统
《学术探索》2024年第12期80-81,共2页陈乔见 
拙著《义的谱系》,副标题是“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我从四个方面大致介绍:一是写作意图,二是研究进路,三是本书内容与结构,四是概括“义”的四条谱系。第一,该书的写作缘起,可以简单概括为:从《公私辨》到《义的谱系》。我在博...
关键词:写作意图 博士后 公私观念 现代诠释 研究成果 副标题 内容与结构 研究进路 
《海国图志》中“长技”的多重义蕴及其深闳的改制理想——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再诠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8-59,共12页马晓见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B20230550)。
“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语的解释重心不在“坚船利炮”“师夷”或“制夷”,而在义蕴丰厚的“长技”一词。结合对《海国图志》全书的分析,此短语至少有四重义蕴:其一,“师长技”标志着中英长技的相对地位极其不平等;其二,长技的典范是于技...
关键词: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社会技术化 民主政制 宗教批判 《海国图志》 
韩愈的朋友圈
《各界》2024年第10期56-59,共4页陶易 
韩愈(768-824)是个极为看重人伦亲情和笃于朋友交谊的人。他三岁而孤,从小随长兄长嫂颠沛流离,饱尝人间冷暖。自十九岁只身来到长安,为了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并寻觅文学同道,韩愈十分渴望广交朋友。他后来在给好友崔群的信中说:“我自少年...
关键词:韩吏部 崔群 科举考试 韩愈 重情重义 广交朋友 交谊 朋友圈 
重义守信树形象
《奋斗》2024年第17期79-79,共1页隋安辉 
营商环境关乎未来、关乎黑龙江现代化建设全局。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的背后折射出龙江经济向新向好的潜力,同时也体现出黑龙江省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显著成效。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营商环境 副省级城市 民营企业 市场活力 综合竞争力 社会创造力 全国工商联 安身立命之本 
持续打造英雄之城 奋力续写新时代“红色+”改革新篇
《新长征》2024年第9期27-29,共3页王相民 
四平,因解放战争“四战”扬名,“四战四平”的胜利,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为东北乃至全国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铭刻下了“为新中国而战”的辉煌篇章。战争年代那些英勇悲壮的故事和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孕育了新时代四平人仗义豪...
关键词:重情重义 教育激励 全国解放战争 四平战役 四战四平 辽沈战役 光明磊落 敢于担当 
龙头老太(续前)
《科教文汇》2024年第18期I0003-I0003,共1页方兆祥 
李达英他们看见老太太如此重情重义,也赶紧站起来端起茶杯表示回敬。刘大妈还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做好事嘛,添福添寿啊!”姨妈把眼光移到唐刚和国强身上,看了又看,心想这俩小子长得太像、太漂亮、太可爱了,不过一点也不像夏惠兰...
关键词:重情重义 双胞胎 做好事 老太太 
中国哲学的三重义涵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8期153-153,共1页常会营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之复杂难解,受制于“中国哲学”一词的三重义涵。首先,它既是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又是代表“思想传统”的中国哲学。其次,作为“思想传统”的中国哲学,既是作为“义理”的中国哲学,又是作为“社会教化...
关键词:社会教化 现代学科 道德教化 三重 合法性问题 宗教教化 哲学 
老公的“好”都给了外人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2024年第8期34-34,共1页肖雪萍 
将“夫妻是两个不同的人”这句话铭记于心,并接受彼此的差异,婚姻想不幸福都难。“谦谦有礼,重情重义,是个热心肠的好男人。”当初,哥哥将王宾介绍给李虹时,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跟王宾结婚以后,李虹发现哥哥说得没错,王宾的确很好,只...
关键词:重情重义 结婚以后 接受 
走西口
《戏友》2024年第4期2-2,共1页 
2024年7月18日晚,大型民族音乐剧《走西口》在山西大同平城剧院上演。该剧由平城剧院创作推出,全剧讲述了清末民初一对大同儿女从相识相恋、再到走西口后离别团圆的情爱交织。该剧以音乐剧形式融合二人台、山西民歌、大同方言等地域元素...
关键词:山西民歌 走西口 《走西口》 人口迁徙 重情重义 城市性格 民族融合 大同方言 
重评董仲舒与司马迁的义利观
《中州学刊》2024年第7期127-134,共8页晋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思想通史”(20@ZH026);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秦汉卷。
对董仲舒和司马迁的义利观,学界还存在诸多争议或误解。概而言之,董仲舒的义利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重义兴利,既强调义大于利,又主张物质利益不可或缺,圣人也要“为天下兴利”。二是“宜在我者”,把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物质利益...
关键词:董仲舒 司马迁 义利观 重义兴利 利大于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