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性

作品数:6712被引量:3865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云山李平关四平周先慎陈朝晖更多>>
相关机构:《金融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思想性和趣味性,哪个更重要?
《读写月报》2024年第34期17-17,共1页陆春祥 
萧统《文选》序中,对文章的要求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也就是说,古人一直是以思想性与文学性两条主要标准来判别文章好坏的。但现代还得加上“趣味”一条,特别是新媒体时代,文章吸不吸引人,几秒钟的事,谁还有耐心听你的教诲?即...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萧统《文选》 趣味性 整体设计 思想性 耐心 文学性 
从文学到文学性剧场——评戏剧《鳄鱼》
《新世纪剧坛》2024年第4期9-14,共6页翟月琴 
新世纪以来,有关“文学的戏剧性”议题掀起的论争此起彼伏。不难看出,面对“文学”“文学性”“剧场”“剧场性”等话题,评论界误会很深。笔者曾撰文《再议“戏剧的文学性”问题——基于新世纪以来中国话剧批评的思考》,跳出“文本”“...
关键词:文本中心 剧场性 文学性 人文精神 哲理性 二元对立 多维度 思想性 
《鲁迅批判》的出版
《老人世界》2024年第8期19-19,共1页杨兴文 
李长之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他读书时,喜欢分析研究著名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并以此撰写评论文章。李长之在撰写长篇系列评论《鲁迅批判》时,破天荒地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辨析鲁迅的思想性格,并由精神人格解读他...
关键词:无产阶级文学 文艺大众化 左翼文艺 思想性格 李长之 精神人格 现代作家 文学评论家 
包拯公文廉政文句蕴含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探究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7期164-166,170,共4页郭丽娜 杨宁 
包拯身为北宋文官,为人刚直不阿,人们对于包拯神断冤案的故事耳熟能详,对于包拯敢于直面皇权、惩处权贵的事迹仰慕有加,但是对于包拯从政时公文作品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包拯的公文作品大多数是奏议文章,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研究的古代传...
关键词:包拯 公文 廉政文句 思想性 文学性 
《祖师问道录》与《弟子问道录》的文学思想性及其伦理道德影响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24年第1期90-111,共22页桑德龙珠 
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度一般课题(XZEDGP220060)。
被誉为“佛学后弘期外来教育家及文学家”阿底峡所著《师弟问道录》(《祖师问道录》和《弟子问道录》的简称)是我国文献遗产中最具研究价值的文本之一。本文旨在详细探讨《师弟问道录》的文学思想性及其伦理道德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文...
关键词:《师弟问道录》 文学思想性 伦理道德 研究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历史评价问题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3期86-98,共13页陈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七年’文学批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6CZW052)的阶段性成果。
评价“十七年”文学批评,需要重返历史语境,对其进行多层化、具体化的分析:既要看到“十七年”文学批评范式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和局限性,也要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有效发掘和汲取其中有价值的批评资源。“十七年”文学批评对...
关键词:“十七年” 文学批评 历史评价 思想性 艺术性 
张謇楹联的“文”与“质”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26-29,共4页夏蕾 
张謇的楹联佳作不仅具有用典丰富、韵律多变、集句巧妙的文学性,也具有经世致用、注重民生、传递情感的思想性,达到“文质兼美”的境界,充分展现了张謇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品质。
关键词:张謇 楹联 文学性 思想性 
文献学功底与当代文学史教学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23年第9期25-26,共2页李建立 
近些年兴起的当代文学史料热潮得到不少学者的响应,也招致了一些批评。这些批评包括史料研究的思想性不够,忽视了作品的审美、情感维度,对作家的灵魂世界乏缺探究,让文学研究陷入二流的甚至不入流的历史研究等。对于这些批评,已经有学...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 史料研究 情感维度 碎片化 批评家 思想性 
《人间》与陈映真“第三世界文学”的文图互动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第3期376-387,共12页马海洋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台湾文学中的‘左翼记忆’研究(1970-2000)”的研究成果
1985年,陈映真创办《人间》杂志,在“发刊词”中直指台湾地区社会物质富足与精神荒芜的对立现状,揭露社会主体精神的颓废,并呼唤关怀、希望以及爱。《人间》创刊之时,台湾地区社会运动频发,处于从戒严到解严的转换阶段,由此,杂志也成为...
关键词:陈映真 思想性格 现实关注 《人间》 人道关怀 历史见证 主体精神 转折阶段 
知人论事 体察入微——读王燕的《双重视角下的自在写作——陆文夫的文学世界》
《东吴学术》2023年第3期157-160,共4页朱静宇 宋婷 
王燕的专著《双重视角下的自在写作——陆文夫的文学世界》,通过运用“双重视角”的观察角度,寻根溯源、深入爬梳,不仅对陆文夫创作的思想与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而且在艺术手法与技巧上系统、详细地揭示出了陆文夫创作的特点与个性,...
关键词:双重视角 陆文夫 思想性探索 审美性视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