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

作品数:1199被引量:69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岳洪彬岳占伟杨景生陶礼天李珺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忘怀于外,充然于内——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的审美内涵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1期5-8,13,共5页谢亚瑾 
《雄浑》是《二十四诗品》中的第一品,是司空图审美理想境界的展现。在中国古典诗学体系中,“雄浑”是一个重要的诗学范畴,有深厚的审美意蕴。“雄浑”的美学风格要求作家怀有虚静之心而不用功利之心对待外在事物,穿过事物的外在表象直...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雄浑 审美内涵 虚静 神妙  
平淡寄诗心
《东坡赤壁诗词》2024年第6期11-11,6,共2页熊文祥 
在多种诗歌风格中,有一种风格叫“平淡”。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称之为“冲淡”,基本上都是一个意思。宋代梅圣俞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所谓平淡,就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口言诗,不假雕琢,纯任自然。如梅圣俞的“好峰随处改,幽径独...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梅圣俞 不假雕琢 诗歌风格 司空图 平淡 冲淡 自然之眼 
河南安阳殷墟大司空东地三座商代晚期车马坑发掘简报
《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6期3-15,F0002,共14页牛世山 王新丽(整理/电脑绘图) 王梦恒(整理) 杨梦慧(整理) 李浩嘉(整理) 蒙景怡(整理) 许雯(整理) 陈柳(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编号:DF2023ZD15)的阶段性成果。
2017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大司空村东地发现3座车马坑。其中K1埋葬两马一车一人,K2埋葬一车两人,K3埋葬两马一车。K2中的两人应为驾车的驭手,车马坑中两匹马的位置摆放两人的现象以往在殷墟不见。3座车马坑出土有铜车马器、骨器、金箔等。K...
关键词:殷墟 大司空村 车马坑 殷墟三期 
补屋草和花
《时代青年(视点)》2024年第11期71-71,共1页潘慕白 
非常喜欢晚唐诗人司空图的那首《独坐》:幽径入柔麻,坞西逢一家。编篱薪带茧,补屋草和花。走在曲曲折折的小径上,优游不迫,心本幽深孤美,却又遇山中人家,破屋几间,闲草乱生,野花乱开,心里便一下明澈。这分明是藏于深山的一首孤诗,悠远,...
关键词:优游不迫 司空图 晚唐诗人 空灵 明澈 悠远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2024年第22期I0003-I0003,共1页
王制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家宰齐戒受质。大乐正、大司寇、市三官以其成从质于天子。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齐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百官齐戒受质,然后休老劳农,成岁事,制国用。
关键词:大司徒 大司空 三官 《礼记》 大司马 大乐正 天子 百官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形容”音乐诗品解读——以《海之波澜》为例
《黄河之声》2024年第14期58-61,共4页郝佳星 阴明娟 
《二十四诗品》是晚唐诗人司空图在继承先秦以来各种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而创作出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专著,作者通过24首风格不同的小诗,向世人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念,进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音乐等艺术创作。筝曲《海之波澜》以《二...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形容 《海之波澜》 
浅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悲慨”
《今古文创》2024年第25期40-42,79,共4页江佳恒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是一部探讨中国诗歌风格论的著作,在文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悲慨》一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叙述了自然、人生和社会三悲,背后蕴含了儒家和道家精神,体现了司空图内儒外道的本质...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悲慨 
司空图《二十四品·超诣》审美探析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6期27-30,共4页刘尚超 
司空图在继承老庄哲学审美的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超诣”这一概念,“超诣”美是一种不着痕迹的、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朴素之美,是一种心与自然契合“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具有“超诣”美的诗歌力图通过意蕴深厚的“象外之象”“景...
关键词:超诣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境界 
瓶中“皇后”--玉壶春瓶
《少儿科技》2024年第6期26-27,共2页 
玉壶春瓶优雅、曼妙、清新、温婉,被誉为瓶中“皇后”。作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而且拥有器物美学发展史中极具代表性的造型。优雅的名字玉壶春瓶这个名字,一说语出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句“玉壶先春,冰...
关键词:司空图 玉壶 唐代诗人 苏轼 中国古代陶瓷 器物美学 优雅 皇后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直致”说诠释
《文化学刊》2024年第3期252-255,共4页罗天 
以“直致”论诗始于南朝梁钟嵘《诗品》,晚唐司空图承其说并总结提炼毕生创作鉴赏经验,赋予“直致”以创造性的精辟阐述。从诗歌创作思维方法上立论的“直致”说,是中国诗学理论史上一个举足轻重且应用广泛的诗学概念,其理论意义与精神...
关键词:直致 司空图 诗学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