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情结

作品数:119被引量:14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明洲吴晟江晓悦陈宪年凤文学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焦作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亚洲铜》看海子早期的土地情结
《五台山》2020年第1期20-21,共2页张闽礼 
提到海子,人们想到的往往都是他的死亡情结。其实就海子整个生命体系而言,死对他而言只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是一种突发过程,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这样说并非出自臆测,而是他用诗歌呈现给我们的。尽管他的不少诗歌,尤其是后期作品在字面上给...
关键词:后期作品 海子 死亡情结 死亡象征 土地情结 生命体系 祭品 偶然性 
“好品味”“坏品味”“怪品味”——重读北野武
《当代电影》2019年第9期35-40,共6页洪帆 
对于北野武和北野武电影的研究无论国内国外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大多数的“主流影评人”往往都习惯以传统作者电影的定位来考量其影片中的“好品味”,却恰恰有意或无意忽略了电影之外北野武更为醒目的不那么“好品味”的电视搞笑艺人身份...
关键词:北野武 死亡情结 假面 分身 
《当我们死者再生时》中的生死意象
《戏剧之家》2019年第2期4-5,共2页晁奕爽 
《当我们死者再生时》是易卜生临终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本文着重探讨了剧中所隐含的空间建构与高处哲学现象。并提出,在易卜生戏剧创作中暗藏着某种冰山雪崩的死亡情结,以期对《当》剧作出新的阐释或解读。
关键词:生死意象 高处哲学 死亡情结 
浅谈南国戏剧的“莎乐美死亡”情结
《戏剧之家》2018年第18期14-15,共2页刘诺 
田汉1921年将王尔德的剧作《莎乐美》译介到中国,并成为最受欢迎的译本,1929年搬上舞台便大获成功。它所代表的唯美主义感伤颓废色彩,"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以及华美瑰丽的语言风格,深深影响了南国话剧创作。南国话剧更是一再借用《莎...
关键词:南国戏剧 莎乐美 田汉 
死亡情结中的渡边文学之美——以《樱花树下》为例
《好家长》2018年第24期251-251,共1页童海燕 
情结一词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影响着人的意识作用。这一学说应用于文学研究领域,影响颇深。尼采的酒神精神认为意志是在其洋溢的快乐中借以自娱的一种审美游戏。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超越了个体毁灭的痛苦,获得一种形而上的...
关键词:死亡情结 酒神精神 樱花之美 
渡边淳一作品与日本文学中的死亡情结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56-59,共4页杨君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SKGH169)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渡边淳一热"现象,其作品在中国读者中引起极大的反响,特别是其作品中对于死亡的坦然与无所畏惧,让中国读者深刻认识到其作品中不同于常规的死亡视角与观点,同时也反映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死亡观。以渡边淳一的作品为出发...
关键词:渡边淳一 日本文学 死亡情结 
论文学中的死亡意识
《文学教育》2018年第3期12-13,共2页郭振华 
死亡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事情,借助于文学作为表达的载体,文学家对于人类的死亡情结、死亡意象、死亡悲剧展开了淋漓尽致的描绘。本文拟从死亡情结、死亡意象、死亡悲剧维度对文学创作中的死亡意识进行梳理。
关键词:文学创作 死亡意识 死亡情结 死亡意象 死亡悲剧 
《弗罗斯河上的磨房》“死亡情结”发微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24期171-172,共2页张富民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DIA110269)
长篇小说《弗罗斯河上的磨房》的故事结局颇耐人寻味。但是,从分析小说人物特征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入手,并结合小说的主题思想及结构来探讨和阐述该故事结局的内在逻辑,显而易见主人公麦吉之死系主人公和作者心灵深处的"死亡情结"所致,而...
关键词:故事结局 死亡情结 文本话语 
新时期满族作家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死亡情结被引量: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29-34,共6页吴玉杰 曹帅 
死亡作为个体生命的最终归宿,与悲剧有着天然的因缘。新时期满族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多种死亡叙述,这是满族作家死亡情结的自然表征。通过观照新时期满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归纳死亡的书写模式,分析作家死亡情结的成因,探讨死亡情结...
关键词:新时期 满族作家 小说创作 死亡情结 悲剧意识 
陈超与海子诗歌死亡意识之比较被引量:4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3期117-126,共10页段曦 
死亡是海子诗歌的核心主题,据西渡统计"‘死’在《海子诗全编》中出现五百四十八次",(1)海子对死亡的倾心自不必说,其前期诗歌中的死亡往往带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与诗意。纵观陈超的诗歌作品,"不少诗作均藏有或浓或淡的死亡情结与或...
关键词:海子诗歌 陈超 死亡意识 诗歌精神 死亡情结 诗歌作品 死亡主题 九十年代 作品类型 核心主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