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系式

作品数:25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朝华邱秀梅张颖张颖史有为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楚雄师范学院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沧州师范学院学报》《学术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递系式”与“兼语句”、“连谓句”、“中补句”之比较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8年第12期142-143,共2页杨龙 
本文将通过"递系式"与"兼语句"、"连谓句"、"中补句"的比较,试谈递系式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易被混淆的兼语句和连谓句的比较。
关键词:递系式 兼语句 连谓句 中补句 
递系式的语义组合关系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30-35,共6页刘朝华 
递系式中的四个基本成分N1、V1、N2和V2从形式上可以形成NN、NV和VV三种类型,通过对递系式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证明了NN不能形成语义组合关系,只能形成语义角色对应关系。NV分为三种组合方式。N1V1可以构成语义组合关系;N2V2不能直接构...
关键词:递系式 语义组合关系 
“引陪”义动词的句法格式和语义表达被引量:4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93-96,共4页张颖 
由“陪”类动词构成的“引陪”义句子,由于形式的趋简和语义的兼容,容易出现纠缠不清的局面。本文系统考察现代汉语中的“引陪”义动词,以及由它们所形成的句法格式在句法、语义上的特点。通过对“陪”类动词的分布考察和句式变换,得出...
关键词:引陪 递系式 连动式 兼语连动融合式 隐含 限制 
递系式的结构成分被引量:1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31-35,共5页刘朝华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递系式的四个结构成分,分析了N1和N2在递系式中充当的语义角色及V1和V2在递系式中不同的句法作用。本文认为,N1和N2是动核V1的两个语义角色,并且它们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V1和V2的关系是主导与从属的关系,V...
关键词:递系式 语义角色 核心动词 从属动词 
王力“递系式”与黄伯荣、廖序东“兼语句”之比较被引量:1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59-60,共2页刘笛 
比较王力的“递系式”和黄伯荣、廖序东的“兼语句”的不同,归纳出兼语句的范围和分类,将其与易混句式相比较。
关键词:兼语句 递系式 语法 汉语 王力 黄伯荣 廖序东 
对复谓结构中“引陪式”的再认识被引量: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S1期141-147,共7页张颖 
由“陪”类动词构成的“引陪式”句子由于形式的趋简和语义的兼容 ,容易出现纠缠不清的局面。本文尝试运用生成语法的“空语类”理论 ,通过对句子内部结构和语义特征的分析及对句式意义的探讨与所做的可能的推导 ,得出“引陪式”的大致...
关键词:递系式 连动式 连动兼语融合式 隐含 限制 
古代汉语动宾关系表示使动意义说商榷——兼论主语对表达使动意义的作用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76-78,共3页刘忠华 
通过对古汉语表达使动意义基本格式、结构语义分析和对比论证,认为使动意义发生在主语与动宾结构之间,而不在动词自身或动宾关系内部。
关键词:古代汉语 动宾关系 使动意义 递系式 
《荀子》连谓式考察
《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63-66,共4页于峻嵘 
《荀子》句式丰富多样 ,基本反映了战国后期汉语言的面貌。本文对荀子连谓式做出用例统计 ,分析其连谓式的结构规则、句法功能及其构成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在量化描写的基础上 ,文章对连谓式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这一理论的科...
关键词:《荀子》 连谓式 递系式 共用式 战国后期 汉语言句式 量化描写 
取消“兼语式”研究简评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1997年第3期34-38,共5页周玉琨 
关键词:兼语式 兼语句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 递系式 连动式 宾语 现代汉语教学 结构关系 汉语句型 
从多元句说到单句句型的划分(上)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38-42,共5页葛清林 
从多元句说到单句句型的划分(上)葛清林本文把句子的核心谓词这一质成分命名为句元,对所选取的句样进行句元追踪“扫描”,依据句元状况说明句型,划分句型类别。这样做的目的是尝试“句元论”的方法。一、多元句本文把下边的句子列...
关键词:句元 复说句 句型 递系式 汉语语序 中介 名词 谓词 配主 关联词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