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诗

作品数:318被引量:20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章燕陈良运赵婧牛香兰汪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经学与诗学珠联璧合文献与文学相得益彰——评《魏晋〈诗经〉学与四言诗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39-140,共2页陶广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ZX038)。
魏晋时期的学术,一直是中国文化研究者乐于探讨的内容。彼时门阀森严,朝廷腐败,而又崇尚自由,风流倜傥;经济萧条,甚至民不聊生,而又思想解放,学术繁荣;政局动荡,以致神州陆沉,而又英雄辈出,慷慨悲歌;五胡乱华,衣冠东渡,最终百川归海,民...
关键词:四言诗 诗经 五胡乱华 思想解放 政局动荡 文化研究者 珠联璧合 魏晋时代 
知识与技艺:明儒歌法考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21年第7期114-125,共12页胡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代前中期的古文、知识与文化秩序研究”(批准号:19FZWB011)成果。
在明代音乐复古思潮之中,考求"古歌法"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歌法聚焦于"歌永言"之层面,配合歌辞文本,表现人声吟唱的种种声容情态,相比于关注乐调的律吕之学,更难以描述传承。仪式、讲学需要歌诗,在此需求下,明代儒者结合经学阐释与...
关键词:歌永言 四言诗 歌诗 复古思潮 阳明心学 《礼记·乐记》 古歌 协调互动 
文人四言诗在两汉的变迁及衰亡——以经学和《诗经》为参照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年第4期84-88,94,共6页韦云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意识的重建”(15BZW131)资助.
文人四言诗在两汉时期总体上乏善可陈。两汉时期,文人四言诗的思想格调受到经学的影响,明显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变特征。两汉经学可以分为承续期、昌盛期和中衰期三个发展时期。在经学发展的前两个时期,文人四言诗的思想格调与经学反向互...
关键词:两汉 文人四言诗 变迁 经学 《诗经》 
诗体流变与汉代四言诗的再认识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67-75,共9页马世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ZW087)
四言诗在汉代的流变,是汉代诗歌体式研究中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结合诗体演进来看,两汉四言诗的流变主要表现为:一、汉初在"雅颂"传统的作用下,四言诗创作较之于战国中晚期有着明显的复苏与回升,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的诗作;二、在雅正主...
关键词:汉代诗歌 四言诗 诗体流变 
四言诗演变的文体学考察被引量: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146-154,共9页易闻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诗法理论的现代阐释"(12BZW013)
《诗》四言简质未舒,但以虚字衬贴、叠字形容、章句字词重复间破板质,而且分章合乐适于言志的歌咏。赋在一章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的作用,比兴则仅有暂时性和片段性的功能。《诗》四言与《书》四言散语实字并列及赋体四言散语一顺铺陈具...
关键词:《诗》四言 分章合乐 《书》与赋四言 乐府与骈语 
风雅与玄思的天合——嵇康四言诗融汇问题新探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73-284,共12页袁济喜 迟文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ZW2006)
嵇康四言诗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以三国魏朝时独树一帜,在中国诗歌史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明显地受到《诗经》风雅精神的泽溉与当时兴起的玄学思想的影响。二者的融合有着独特的路径。嵇康依据自己的人生哲学与人格精神,对于传统的《诗经...
关键词:嵇康人格 风雅传统 玄学思想 自然天合 
铭文与汉魏四言诗的复兴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93-97,共5页张甲子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秦汉国家建构与中国文学格局之初成>(12BZW05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建构与两汉文学格局的形成>(12YJC751005)
在汉代,铭文得到显著发展。从体式上讲,铭文上承《诗经》的结构与表达模式,以四言为正体,三、五、七言杂列其中;从功能上讲,其或为祝颂,或为劝诫;从风貌上讲,它们的风格是典雅的。四言诗在汉代以铭文的形式存在,并一度推动了汉魏四言诗...
关键词:铭文 四言诗 文体流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