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谛

作品数:49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曦栗智何伟文张文良刘俊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青年与社会(下)》《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佛教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吉藏“无得正观”思想探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77-80,共4页刘媛媛 陈兵 
在佛教的观修体系方面,三论宗吉藏大师最为重要的贡献无疑是"无得正观"。吉藏大师的"无得正观"是以般若性空为基石,以般若"无所得"为方便,彻底破除一切执着的观修方法。修习无得正观应从"八不"中道入手,以"四重四谛"进阶。依"四重四谛"...
关键词:吉藏 无得正观 八不 四重四谛 破除 
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藏传佛教人生论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77-82,共6页刘俊哲 周云逸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藏传佛教哲学及其当代价值"(07BMZ013)阶段性成果
藏传佛教全面继承和丰富了佛陀创立的"四谛"理论,且内化于自身的整个理论系统之中。"四谛"是关于人生真理的学说,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及其原因、解决的途径等的认识,它是藏传佛教探讨人生问题的重要的基础性理论。同时,人生是宝、众生平等...
关键词:藏传佛教 人生 四谛 因缘 幸福 
原始佛教对身心保健与疾患防护的看法——以《阿含经》与《佛说佛医经》为主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92-97,共6页释昭慧 
身心健康是修道过程中自利利他的要件,因此维护身心健康的医药保健之学,自然会受到佛教的重视。在本文中,依《阿含经》"苦、集、灭、道"的四谛总纲,将病苦归诸四谛中的苦谛(八苦之一),依此一生命哲学的架构,来论述佛教对疾病预防、医药...
关键词:四谛 五明 五蕴 五取蕴 四大 大医王 三增上学 八正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