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

作品数:1764被引量:24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古远清李诠林丘峰朱双一黎湘萍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华文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他”之间:从“写真”意象看不同世代台湾作家的写作——以《玉兰花》《风前尘埃》《被写体の幸福》为例
《华文文学》2024年第4期50-59,共10页王睿妍 
作为日据时期殖民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写真”这一意象在中国台湾作家的笔下经常具有或鲜明或隐微的重层内涵,为“写真”这一现代技艺赋予了超越视觉感官与艺术审美的意义增殖,尤其是拍摄双方透过照相机所构成的“我”/“他”之间的...
关键词:写真 殖民现代性 吕赫若 施叔青 温又柔 
台湾作家陈映真在北京去世
《华文文学》2016年第6期17-17,共1页
11月22日上午,台湾作家陈映真在北京去世,享年79岁。过去10年,因健康原因,陈映真一直在北京接受治疗。陈映真同时也是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关键词:台湾作家 陈映真 北京 去世 中国作协 副主席 委员会 
写在舞步里的诗意和文化梦想——论台湾作家林怀民及其“云门舞集”的艺术表达形式被引量:3
《华文文学》2016年第4期93-101,共9页李诠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1970-2012)>(批准号:12BZW1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751034);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A13078S)
林怀民创办的"云门舞集",引领了台湾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云门舞蹈"把中西舞蹈技艺、文学、音乐、美术、舞台设计、服饰艺术、中国书法和中华武术等多种艺术门类、创意文化和媒介融会贯通,将诗意情绪编入舞蹈,力图充分发挥艺术共通性,...
关键词:林怀民 云门舞集 艺术表达形式 文化阐释 舞近于诗 
生命·文学·信仰——台湾作家王文兴访谈录
《华文文学》2015年第3期19-25,共7页朱立立 
本文的访谈对象是著名的台湾现代主义作家王文兴。访谈内容包括王文兴的人生历程、创作轨迹、文学理念、审美趣味、创作精神、宗教信仰等,也涉及他对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问题的理性认识。
关键词:访谈录 王文兴 人生历程 文学创作 宗教信仰 
评张晓风初登文坛的小说《哭墙》被引量:2
《华文文学》2013年第2期112-118,共7页马立安.高利克 周国良 
张晓风,中国台湾作家,剧作家,著有诸多散文集,在华语文坛以散文家著称。①而我对她初登文坛时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哭墙》更感兴趣。这篇小说是张晓风在1968年到1976年期间创作的八个短篇小说中的第一篇。在她的作品、甚至是小说当中...
关键词:短篇小说 张晓风 文坛  1968年 台湾作家 剧作家 散文集 
父名的戏谑瓦解——论台湾作家张大春的成长小说
《华文文学》2008年第2期62-67,共6页张琴凤 
台湾作家张大春因其离经叛道的多元书写被称为台湾文坛的"野孩子",其创作不断求新求变,1990年代又接连推出了"成长三部曲":《少年大头春的生活周记》、《我妹妹》和《野孩子》。这三部青春成长小说侧重呈现异端少年的反抗姿态及内心潜在...
关键词:张大春 成长小说 戏谑嘲讽 父权体制 精神创伤 
从容体悟人生奥妙——评台湾作家张培耕的散文创作
《华文文学》2006年第2期71-76,共6页沈庆利 
台湾散文家张培耕先生以病弱之躯笔耕不辍。他的作品浸润着以儒、释、道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承继着古人“道德文章”的风骨与气度,更有一种超越死亡的洒脱与坚韧和“借禅以为喻”的诗性情怀,实现了为人与为文、立德与立言的有机...
关键词:张培耕 散文 台湾作家 
还原生活的五味汤——读台湾作家萧飒的小说集《裸画》
《华文文学》2006年第2期77-81,共5页伍欣 
台湾当代作家萧飒因其致力于对日常生活、身边琐事的关注,成为台湾文坛上的一个独特存在。《裸画》小说集对于爱情理想、“人生无奈”等主题的刻意营造,以及极富特色的叙事特征,都显示了他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萧飒 小说 <裸画> 
即离于真实与荒诞之间的精妙表达——剖析台湾作家蔡逸君的小说《蓝色的马》
《华文文学》2005年第4期76-78,共3页刘中顼 
本文通过对台湾作家蔡逸君的小说《蓝色的马》的剖析,深入揭示了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非常独到的表现艺术,指明了这篇小说不俗的思想、艺术价值。
关键词:<蓝色的马> 真实 荒诞 精妙表达 
荒谬境遇中的自我抉择和伦理拷辨——台湾作家七等生小说的精神现象分析被引量:1
《华文文学》2004年第4期21-27,共7页朱立立 
七等生的写作是一种心灵自传或精神私史式的内视写作 ,人生经验的困境被文字和叙述幻化在一个个带有存在主义意味的荒诞境遇里。现代性意义上的生存焦虑深刻地浸透了七等生的存在主义小说 :个人的精神世界往往呈现出分裂、不完整状态 ,...
关键词:七等生小说 精神私史 存在主义 宗教 自我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