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叔青

作品数:187被引量:6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宇王瑞华陈磊赵玉菡赵稀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他”之间:从“写真”意象看不同世代台湾作家的写作——以《玉兰花》《风前尘埃》《被写体の幸福》为例
《华文文学》2024年第4期50-59,共10页王睿妍 
作为日据时期殖民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写真”这一意象在中国台湾作家的笔下经常具有或鲜明或隐微的重层内涵,为“写真”这一现代技艺赋予了超越视觉感官与艺术审美的意义增殖,尤其是拍摄双方透过照相机所构成的“我”/“他”之间的...
关键词:写真 殖民现代性 吕赫若 施叔青 温又柔 
施叔青《三世人》中的国族认同书写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第2期110-115,共6页乔世华 段志禹 
施叔青《台湾三部曲》以小人物起伏升降的人生故事为台湾地区近代以来两百年的历史立传,展示了近现代历史大潮冲击下台湾地区的漂泊状态以及台湾地区民众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复杂难言的情愫。小说第三部《三世人》以施家三代人家国情感的演...
关键词:施叔青 《三世人》 国族认同 近现代 台湾地区 
论广府粤剧与华语小说的文体交融与变易——以《香港三部曲》为例
《华文文学》2023年第6期64-71,共8页曾令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戏曲资源与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创造研究”,项目编号:21YJA751001。
广府粤剧与华语小说文体交融在地域文学寻根、传统戏曲创造性转化、小说文体扩张等方面意义深远。从史料与实证的角度看,华语小说《香港三部曲》的广府粤剧书写虚实边界模糊,粤剧从现实具象走向文学意象,与粤剧史料的描述产生了抵牾,进...
关键词:施叔青 《香港三部曲》 广府粤剧 华语小说 文体交融变易 
施叔青代表作品分析研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12期70-72,共3页刘慧敏 
2023年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施叔青小说的香港书写研究”阶段性成果(DSGB2023096)。
中国台湾著名现代派女作家施叔青女士,在其写作生涯中发表了一系列以香港地区传奇为背景的小说,她对香港地区早期历史所做的全景式俯瞰、描绘,实实在在地写出了香港地区的百年发展史,其中人物对文化、身份的感喟也都真切可信,并非虚幻...
关键词:香港地区书写 写实精神 史学价值 
施叔青“台湾地区三部曲”的地景书写与身份认同
《华文文学》2022年第2期32-39,共8页马海洋 
施叔青的“台湾地区三部曲”经由庶民生活切入台湾地区的百年变迁史,表现出深切的现实关怀和寻觅身份的救赎意念。小说借助地景书写重返逝去的年代,复现清朝、日据以及光复后的地理景观。地景既关联政治律动又隐含时代话语和权力规训,...
关键词:“台湾地区三部曲” 地景书写 权力规训 创伤记忆 身份认同 
黄金时代与“颓废”感——以施叔青“香港的故事”为中心
《华文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196-206,共11页郭鹏程 
"香港的故事"是台湾地区女作家施叔青于20世纪80年代迁居香港期间创作的一系列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大多聚焦香港上流社会声色犬马的享乐生活,写出了这个华洋杂处的小岛上一幕幕极富传奇色彩的悲喜剧。目前,研究者们已经从"外来者"视角、...
关键词:香港的故事 施叔青 “九七”想象 
论施叔青小说中的身体隐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1期112-116,共5页陈潇 
施叔青小说采用身体叙事,将“身体”与历史相联系,以此实现女性话语与历史的对话并表现女性在历史文化转变过程中产生的身份认同危机。而“身体”所具备的性别、身份、文化等多维度的隐喻则揭示了男性与女性、中下层阶级与上层阶级、西...
关键词:施叔青 身体叙事 隐喻 价值与局限 
张莉百年文学史里的女性命运
《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39期52-57,共6页余雅琴 
2018年起,学者张莉展开了一项关于作家性别观念的调查。她的采访对象都是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包括梁鸿、冯唐、双雪涛、蒋方舟等人,年龄层主要集中在30到50岁,最终收到127位作家的回应。在此之外,她还对十位文坛前辈(铁凝、施叔青、林...
关键词:韩少功 施叔青 迟子建 毕飞宇 阎连科 冯唐 阿来 林白 
都市女性欲望的透视——张爱玲“香港传奇”与施叔青“香港故事”比较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58-61,共4页奚志英 
江苏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18SJA1534)。
张爱玲与施叔青分别在20世纪40年代与80年代创作了多篇以香港为题材的小说。她们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指出了都市女性苍凉的生存困境,并揭示了女性原始而又恒久存在的“原罪意识”。在物欲和情欲的支配下,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
关键词:张爱玲 施叔青 香港 都市女性 欲望 
充满张力的文化认同——《风前尘埃》中的殖民历史书写
《华文文学》2020年第6期89-95,共7页王璇 
北京联合大学科研项目资助“旅京台湾作家的中国叙事研究”,项目编号:SK30202002
《风前尘埃》作为施叔青"台湾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写了日据时期的一段历史。作品通过日本人的文化入侵、台湾人的认同转变、揭露"日台亲善"的虚伪面目,呈现出日本和中国台湾之间相互龃龉、充满张力的文化认同关系。施叔青对日本与中国...
关键词:《风前尘埃》 施叔青 文化认同 日据历史书写 空间书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