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

作品数:1764被引量:24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古远清李诠林丘峰朱双一黎湘萍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的幸福需要用心去体验
《教育家》2024年第38期34-34,共1页陈传超 
近日阅读了台湾作家张文亮写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掩书而思:主人公牵着蜗牛散步,因为放慢脚步,欣赏曾被忽略的风景,体验过程。教育孩子也应该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体验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的过程,要把时间拉长变慢,享受身边一...
关键词:体验过程 台湾作家 用心 放慢脚步 蜗牛 静听 教育 张文亮 
“我”“他”之间:从“写真”意象看不同世代台湾作家的写作——以《玉兰花》《风前尘埃》《被写体の幸福》为例
《华文文学》2024年第4期50-59,共10页王睿妍 
作为日据时期殖民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写真”这一意象在中国台湾作家的笔下经常具有或鲜明或隐微的重层内涵,为“写真”这一现代技艺赋予了超越视觉感官与艺术审美的意义增殖,尤其是拍摄双方透过照相机所构成的“我”/“他”之间的...
关键词:写真 殖民现代性 吕赫若 施叔青 温又柔 
如何积极预防与有效应对学生欺凌——赵功伟答本刊记者问
《当代教育家》2024年第4期36-39,共4页赵功伟 
《当代教育家》:赵校长好!你担任校长十几年了,处理过很多比较复杂和棘手的学生欺凌事件,你对校园欺凌是怎么看的?赵功伟:台湾作家蔡仁伟曾在《封闭》一书中用含羞草比喻遭受学生欺凌的同学:“小时候觉得好玩,用手去碰含羞草,看它缩起来...
关键词:当代教育家 学生欺凌 含羞草 积极预防 校园欺凌 台湾作家 有效应对 校长 
郭强生小说中的鬼魅书写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姚鑫 
《惑乡之人》与《断代》是台湾作家郭强生近年来最负盛名的小说,作家通过鬼魅书写展现了台湾性少数群体的生存境况,并表现出与传统鬼魅书写不同的特质。作家笔下的鬼魂与传统文本中的鬼魂相比,承载了更多的历史记忆。除精心设计鬼魂形象...
关键词:郭强生 台湾作家 鬼魅书写 同性恋 多线叙事 幻觉剧场 男性变装 
放慢脚步静待花开
《靖远教育》2023年第4期69-71,共3页刘学华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这是台湾作家张文亮《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中的片段...
关键词:小学教师 台湾作家 蜗牛 放慢脚步 静待花开 张文亮 散步 
你说呢
《今日文摘》2023年第14期39-39,共1页英豪子 
20世纪70年代,台湾作家周梦蝶写信给朋友,郑重地讲过一件事:“曾经有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问我:伯伯,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我一时为之然,踏不能答。”他转问朋友,朋友怕也“跋踏不能答”吧?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居然会问“人活着的意义...
关键词:周梦蝶 活着 台湾作家 意义和价值 小女孩 朋友 20世纪70年代 
拨开艺术史的迷雾
《新民周刊》2023年第8期79-79,共1页徐枫 
李炜以锐利的眼光,加上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资料收藏洞穿蒙在这些艺术作品上的迷雾。他是台湾地区著名女作家曹又方的儿子。曹又方生前曾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总编辑,还曾是台湾圆神出版社、方智出版社、先觉出版社的发行人,吴淡如、...
关键词:出版社 《联合报》 艺术作品 台湾作家 吴淡如 资料收藏 台湾地区 艺术史 
唯真感人——曾晓浒的绘画美学与创作实践
《书画艺术》2022年第6期66-72,F0002,共8页黄晶晶 
2022年9月9日上午,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主办的“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曾晓浒艺术展”在湖南美术馆开展。除了早年应台湾作家琼瑶、平鑫涛夫妇所邀在台湾做过一次小规模展览之外,这是曾晓浒真正意义上的第...
关键词:平鑫涛 文学艺术界 绘画美学 台湾作家 琼瑶 唯真 创作实践 美术馆 
一流的客人
《学习之友》2022年第11期7-8,共2页子沫 
台湾作家林文月曾提到和女儿去托斯卡纳旅行的经历。女儿学过金工——跟首饰设计相关,她们去当地一家有年头的老店看首饰。刚开始店主客气而冷漠,只是跟在母女俩后面,一言未发。女儿是专业人士,而林女士的审美眼光亦不俗。在这些精致设...
关键词:审美眼光 含蓄之美 托斯卡纳 光线折射 首饰设计 台湾作家 林女士 专业人士 
新文艺复兴、艺术史之眼与创造性转化——论台湾作家李渝对《红楼梦》的接受
《红楼梦学刊》2022年第5期216-235,共20页马泰祥 
台湾现代主义作家李渝对于《红楼梦》的阅读是“晚生性”的,在创作生涯后期出版了研读《红楼梦》的专著《拾花入梦记》。研“红”经验促成了作家的创作转向,呼应了台湾现代主义作家群体在晚期折返中国古典文化资源中寻求给养、力求实践...
关键词:李渝 红楼梦 台湾现代主义文学 创造性转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