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派

作品数:540被引量:31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树俊黄石明季芳桐蔡文锦邵晓舟更多>>
相关机构:泰州市委党校扬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文化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韩贞美学思想刍论被引量:1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3期153-161,共9页邵晓舟 
提要泰州学派重要代表人物韩贞的美学思想围绕颜回这个"心陶型",从本体和工夫两个层面展开。韩贞理解的美的本体:本源为良知、本相为"天机"。审美实践工夫只要"识"得真,"行"便呈水到渠成的"率性"之势。
关键词:韩贞 泰州学派 美学 
泰州学派美学的本体范畴——“百姓日用”被引量:7
《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136-141,共6页邵晓舟 
泰州学派美学理论赋予"百姓日用"范畴以美的本体的超越性意义,这一范畴作为人类的本然天性和全部日常生活实践,以和谐完满的形象提供了宇宙人生大道真理的暗示,展现了美的精神层面、超越层面、阐释层面、个体层面、解放层面等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泰州学派 美学 百姓日用 
论泰州学派美学中的“下”范畴被引量:1
《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53-59,共7页邵晓舟 
泰州学派美学赋予了倍受轻视的"下"范畴以恰当的重要地位。"下"这一范畴包含着三个层面,分别是物质本体、平民主体和实践行动。这些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的存在,却作为泰州学派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关键词:泰州学派  学下 
对泰州学派的研究亟待加强被引量:4
《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7-9,共3页张学智 
关键词:泰州学派 明代 思想史 思想宗旨 文学创作 
明代心学的形成机缘及其时代特色
《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4期178-178,共1页丁为祥 
心学是一种典型的主体性思潮,其存在的基本前提是超越的本心,同时还有与世推移或惟变所适的一面。白沙、阳明、泰州(心斋)因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机缘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与面貌,映射出了明代心学的历史轨迹及时代特色。白沙心学是其人...
关键词:明代 心学 时代特色 泰州学派 阳明心学 哲学 
泰州学派平民主义思想之演进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3期38-55,共18页黄卓越 
本文对泰州学派平民主义思想的概念结构作了重点阐析 ,尤其注意到了贯穿其中的社会反思性要素 ,及在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变异。通过这些 ,可以窥视到晚明社会变动在儒学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复杂印记 ,及理学作为一种较为确定的理论形...
关键词:窥视 平民主义 泰州学派 晚明 思想 演进过程 反思性 边际 要素 应对 
浅析王艮和泰州学派的教育思想
《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3期69-73,3,共6页仵志勇 
关键词:泰州学派 王艮 教育思想 《明儒学案》 百姓日用之学 程朱理学 罗汝芳 黄宗羲 泰州学案 王阳明 
晚明心学的衍化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3期30-37,共8页杨国荣 
晚明心学的衍化杨国荣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以个体之心与普遍之理的融合为进路。从逻辑上看,心与理的合一蕴含着二重衍化方向:其一,普遍之理还原为个体之心,或以心说理;其二,个体之心还原为普遍之理,或以理说心。心学所蕴含的二重性...
关键词:王阳明 刘宗周 泰州学派 晚明心学 李贽 气质之性 理性本体 《焚书》 义理之性 个体存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