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舟

作品数:20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美学泰州学派百姓日用文体形式主义美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雨花》《当代文坛》《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浪微博“汪曾祺栀子花”现象解析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8年第10期45-50,共6页邵晓舟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5BZX122);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4ZWB006)研究成果
新浪微博用户"青团扇子"的网络超文本漫画引发的"汪曾祺栀子花"现象已成为一个微博文学类话题热点,同时也堪称现象级文化景观。它因为割裂"文气"而破坏了汪曾祺强调的整体性创作理念,反映出网络时代的文学窘境。因为"审美的人"在"百姓日...
关键词:微博 汪曾祺 “文气” 审美的人 “百姓日用” 文学 文化 
颜钧美学本体探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47-53,共7页邵晓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ZX122);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ZWB006)
"心"是泰州学派代表人物颜钧的哲学本体和美学本体。在哲学层面,他大胆将人心道心合二为一,却持"心为人身之主"的观点而展现出身心二分的倾向。在美学层面,他不断引入"形躬""欲"等生理性、物质性、实践性因素,让"身"得以逐步介入,最终以...
关键词:颜钧 美学 本体  
数字时代的文学变奏——网络小说创作法动向分析被引量:2
《扬子江(评论)》2018年第2期105-112,共8页邵晓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泰州学派‘百姓日用’美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5BZX122);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泰州学派百姓日用美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4ZWB00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阶段性成果
网络小说可谓网络文学的代表性文体。它不是无根之木,而是小说这种历史非常悠久但生命力依旧旺盛的文体在当今数字时代的存在形态。其创作遵循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也体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新动向。这种变化在2005年前后开始变得显...
关键词:网络小说 网络文学 数字时代 创作法 变奏 起点中文网 存在形态 小说创作 
泰州学派“百姓日用”美学的当代审视被引量:2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26-32,47,共8页邵晓舟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5BZX122);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14ZWB006)
在泰州学派美学理论中,"百姓日用"这个极富平民色彩的范畴是美的本体。可置于当代美学视野的某些视角之下进行深入审视,考察其对生存美学的呼应、对伦理美学的延展以及对行动美学的践行。泰州学派认为,"百姓日用"生存生活本身可化为最...
关键词:泰州学派 “百姓日用” 美学 
落纸为安:作家和他们的“真相”——“江苏文学新秀双月谈”周荣池、汤成难专场被引量:2
《雨花》2017年第11期104-108,共5页王澄霞 鲁敏 黄德海 岳雯 邵晓舟 周根红 黄玲 李涵 
主持人:今天是江苏作家协会和江苏当代作家研究中心基地主办的“江苏文学新秀双月谈”的第二场,由省作协创研室和我们扬州大学文学院一起承办。我们今天谈的作家是汤成难和周荣池,他们都是近年活跃的,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青年作家。...
关键词:作家研究 文学院 江苏 真相 作家协会 扬州大学 青年作家  
扬州通草花活态保护研究被引量:7
《美与时代(城市)》2017年第10期114-115,共2页秦园 邵晓舟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建筑特征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SJD403;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泰州学派"百姓日用"美学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5BZX122;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泰州学派"百姓日用"美学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4ZWB006
通草花技艺的诞生与扬州兼收并蓄、开阔包容的艺术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其艺术形态为扬州传统手工艺之集大成者。通草花艺术的衰败除了自身发展形态的制约之外,也与社会因素有关。通草花手工艺的复兴要从回归日常空间着手,完整地保护生活...
关键词:扬州 通草花 非遗 传统手工艺 活态保护 
扬州明清人文聚落空间特征及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艺术教育》2017年第10期176-177,共2页秦园 邵晓舟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项目名称"扬州明清时期人文聚落建筑特征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SJD403;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名称"泰州学派‘百姓日用’美学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5BZX122;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项目名称"泰州学派‘百姓日用’美学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4ZWB006
明末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秋,相传造园大家计成在扬州著成《园冶》,并参与了当时寤园、影园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计成讲究造园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其将当时扬州的古典园林设计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
关键词:人文聚落 古典园林 空间特征 现代景观设计 
王艮审美实践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00-105,共6页邵晓舟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5BZX122);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4ZWB006);江苏省社科研究青年精品课题(13SQC-172)
在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看来,立足于"身"这一主体,审美创造实践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首先确立"贵体尊身"的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进而以"求仁安身"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再者以"明哲保身"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最终通过"格物修身"实现自我的完善...
关键词:泰州学派 王艮 审美实践 “身” 
“微创作”的文体批评——以新浪微博为例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5年第3期159-163,共5页邵晓舟 
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泛文学时代的青春幻想文学与动漫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4
"微创作"是通过微博平台创作和发布的各类文艺作品,涵盖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众多形式,较之传统文学作品,是具有文体层面的创新性的。"微创作"可分为文学类和图文类两种。"微创作"文体层面的特征从内外两方面来发掘,为相对的独立性...
关键词:微博 微创作 文体 
论泰州学派美学的“生”范畴
《求是学刊》2013年第1期135-140,共6页邵晓舟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泰州学派平民生态美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0SJB720015
在泰州学派的美学中,"生"规定着美的特征。血肉之躯承载的生意淋漓的生命是"生"范畴的根本含义。美从一开始就与"生"不可分割,人之"生"作为具体而微的缩影,凝聚和赅备宇宙万物之"生"。"生性"、"好生"和"生机"三个层面,蕴藏着"生"的道德...
关键词:泰州学派 美的特征  生性 好生 生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