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体

作品数:177被引量:2506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云梅秦伯强孙德勇朱广伟黄昌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低温条件下不同配置浮床净化太湖水体效果
《净水技术》2024年第12期171-179,共9页宋壮壮 施皓轩 孔赟 张俊翔 沙明卓 
文章研究了低温条件下不同生物配置的水生植物浮床、水生动物浮床、水生植物介质浮床、水生动物介质浮床和组合生态浮床对太湖水体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组合生态浮床对各类污染物的综合去除效果最好。低温下植物对溶解态...
关键词:生物量配置 生态浮床 低温 太湖 污染物去除 
基于ARIMA-IPOA-CNN-LSTM的太湖水体溶解氧浓度预测模型
《水电能源科学》2024年第10期55-59,共5页杨焕峥 崔业梅 徐玲 薛洪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8731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20414380195);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RS20QL01)。
为了提高太湖水体中溶解氧浓度(DOC)参数的预测准确性,设计了一种基于ARIMA-IPOA-CNN-LSTM的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捕捉数据的时间序列趋势和季节性特征;其次,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关键词: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 鹈鹕优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水体 溶解氧浓度 
基于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的太湖水体表层蓝藻水华特征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2024年第6期232-234,共3页侯润琳 文军 雷磊 赵堂群 
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20221062100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项目(KYTZ2018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308)。
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太湖蓝藻水华具重要价值。利用风云三号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数据计算了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型植被指数等,以提取蓝藻水华分布,并基于太湖东山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水华暴发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风云三号具备监...
关键词:风云三号卫星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 蓝藻水华 
南太湖水体抑藻菌的筛选分离及其活性成分鉴定被引量:1
《浙江农业学报》2024年第5期1124-1133,共10页陈瑶瑶 刘雪萍 张绍勇 王继栋 王瑞俊 张立钦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C02030);湖州市自然科学基金(2020YZ06)。
采用稀释涂布法、改良分离培养基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南太湖四季水体的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筛选可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活性细菌,并追踪其活性成分。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420株可培养细菌,隶属于4...
关键词:南太湖 可培养细菌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抑藻活性 
太湖水体中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鉴定和定量
《化学试剂》2024年第4期65-71,共7页杨洋 罗昊 常婕妤 李博文 梁睿思 黄彬 何欢 李时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479)。
近年来,微塑料(<5 mm)已在各种环境甚至生物体中被广泛检出。然而,人们对环境中粒径小于1μm的纳米塑料的赋存还知之甚少。以太湖竺山湾近岸带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孔径滤膜通过分级过滤、H_(2)O_(2)消解、过滤富集等方法对水样进行...
关键词:微塑料 纳米塑料 粒径分级 激光红外成像光谱仪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太湖水体微囊藻毒素长期(1999—2021)变化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4期844-854,共11页周贝贝 谢立莹 薛庆举 苏小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326,41701303);江苏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自主科研经费资助项目(GYYS2022103)。
基于1999~2021年期间太湖微囊藻毒素(MCs)已发表文献和近期自测数据,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以及风险熵指数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太湖近20年以来MCs的长期变化特征与健康风险,以期为进一步加强MCs的监测和风险评估提供支撑。结果显示,自1...
关键词:细胞内毒素 溶解性毒素 趋势检验 季节变化 风险熵 
蓝藻生长与衰亡对太湖水体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被引量:5
《环境科学研究》2023年第9期1684-1690,共7页李昌杰 许海 詹旭 朱广伟 肖曼 朱梦圆 邹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271126);江苏省科技厅项目(No.BK2022004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自主部署科研项目(No.NIGLAS2022GS03)。
氮是控制蓝藻生长和水华形成的关键元素之一,反之蓝藻水华也会对氮的浓度变化和形态转化产生影响.通过采集太湖竺山湾蓝藻、沉积物和水样,设立湖水对照组(A0)、湖水加藻避光培养处理组(A1)、泥柱避光培养处理组(A2)、泥柱加藻避光培养...
关键词:太湖 蓝藻水华  反硝化 迁移转化 
太湖水体Chl-a预测模型ARIMA在引排水方案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2
《环境工程》2022年第10期71-79,共9页李勇 冯家成 李娜 单雅洁 钱佳宁 徐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407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9081,51579074)。
我国东部大型浅水湖泊太湖的富营养化和藻华暴发一直是困扰该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水问题之一,其中水资源分配不均及部分营养盐浓度较高,严重制约了太湖水体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基于1999—2019年太湖水质、气象等逐月观测资料...
关键词:ARIMA模型 引排水方案 优化 叶绿素A 营养盐 太湖 
2002年—2018年太湖水体溶解二氧化碳浓度卫星遥感数据集被引量:1
《遥感学报》2022年第1期231-242,共12页齐天赐 段洪涛 曹志刚 沈明 肖启涛 刘东 马金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971309,41801093,41901299)。
湖泊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湖泊中溶解CO_(2)浓度(c_(CO_(2)))控制着其CO_(2)通量的方向及大小,是湖泊CO_(2)排放估算的关键参数。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虽然具有长期的野外监测数据,但其样点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并不均匀,...
关键词:湖泊遥感 MODIS 太湖 二氧化碳 碳排放 湖泊碳循环 数据集 
近70年来太湖水体磷浓度变化特征及未来控制策略被引量:31
《湖泊科学》2021年第4期957-973,共17页朱广伟 秦伯强 张运林 李渊 朱梦圆 许海 张毅博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304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757,41621002)联合资助.
分析湖泊中磷浓度的变化特征,揭示其变化的驱动机制,是有效实施湖泊水体磷浓度控制的前提.本文整理分析了太湖70年来(19492020年)水体磷浓度监测历史资料,对比了太湖不同湖区、不同时间尺度水体磷浓度的差异性及波动性,发现影响太湖磷...
关键词:浅水湖泊  蓝藻水华 底泥再悬浮 长期观测 太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