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库

作品数:1136被引量:11647H指数:5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姜培坤周国模潘根兴徐明岗潘剑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旱改水型农田整治对土壤碳排放的短期影响被引量:14
《生态学报》2021年第19期7725-7734,共10页陈浮 李肖肖 马静 于昊辰 杨永均 王艺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6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40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80641)。
灌溉农业可提升粮食生产潜力,已成为全球农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此类土地利用转换势必影响旱作农田土壤的稳定性,尤其是碳循环。然而,旱改水整治过程中土壤碳通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互馈机制尚不清楚。为此,采用大田模拟实验,连续7 ...
关键词:土地整治 土壤碳通量 土壤碳库 结构方程模型 土地利用转换 
秸秆还田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影响被引量:34
《土壤学报》2021年第1期213-224,共12页赵惠丽 董金琎 师江澜 徐苗 田霄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308);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2019ZDLNY01-05-0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1)资助。
为解决麦玉轮作体系小麦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存在的弊端,基于多年麦玉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筛选高产-节本-地力提升为一体的还田模式。选择4种还田模式,即小麦玉米秸秆均不还田(WN-MN,CK1)、小麦玉米秸秆均粉碎还田(WC-MC,CK2)、小麦高留茬还...
关键词:有机碳固存 碳库管理指数 秸秆还田模式 不稳定碳组分 
施用高量有机物料对新垦耕地红壤有机碳积累及性态的影响被引量:6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101-107,共7页刘国群 章明奎 严建立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C0203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D14B04)共同资助。
为了解新垦红壤培肥过程中有机物料用量对土壤有机碳积累、培肥效率及土壤性态的影响,选择一新垦耕地红壤,设置秸秆、秸秆加氮和猪粪等3种添加物各7个施用水平共19个处理,每种有机物料用量设0(对照)、25、50、100、150、200和250 g·kg^...
关键词:有机物料 高量施用 分解速率 土壤有机碳库 
秸秆和菌渣改良剂对高寒沙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被引量:10
《水土保持学报》2020年第4期288-294,共7页孔凡磊 刘晓林 陈伟 陈祥 陈昌华 袁继超 李玉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C05B05)。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颗粒(JG)和菌渣颗粒(JZ)改良剂(施用量分别为6,12,18,24 t/hm2)对川西北高寒沙地土壤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JG和JZ改良剂可显著提高沙化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储量、活性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熵...
关键词:改良剂 高寒沙地 有机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深松与免耕频次对黄土旱塬春玉米田土壤团聚体与土壤碳库的影响被引量:23
《中国农业科学》2020年第14期2840-2851,共12页张琦 王淑兰 王浩 刘朋召 王旭敏 张元红 李昊昱 王瑞 王小利 李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641,3157162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22B02)。
【目的】明确减少深松频次对黄土旱塬春玉米田土壤结构与土壤碳库的影响。【方法】2007—2019年在渭北旱塬春玉米田实施不同深松与免耕频次的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以连续深松(S)为对照,设置减少深松频次的免耕与深松结合耕作模式,分...
关键词:黄土旱塬 春玉米 深松频次 土壤团聚体 土壤碳库 
水稻种植对沿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9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0年第3期107-112,共6页张蛟 崔士友 胡帅栋 翟彩娇 汪波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01B03);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BE2015337);南通市科技项目(JC2019150);南通市第五期226人才培养工程项目(NT201722620);沿江所所青年基金[YJ(2019)004]。
研究沿海滩涂种植水稻对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探讨滩涂稻田土壤有机碳与盐分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将为评价沿海滩涂稻田土壤质量变化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水稻收获后,在江苏沿海滩涂如东方凌垦区,设置种稻0年(CK,0-Y)、种稻1...
关键词:沿海滩涂 稻田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质量 
南方不同“冬种+双季稻”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18年第18期6603-6610,共8页王淑彬 王礼献 杨文亭 杨滨娟 周泉 黄国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4B14);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3-B030)
设置了冬闲-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油菜-双季稻、大蒜-双季稻,马铃薯、紫云英、油菜轮作接茬双季稻5个处理,通过3年(2013—2015)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双季稻田冬季复种对产量和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冬种复种 有机碳 碳库 双季稻田 
氮添加对人工油松林土壤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8
《水土保持研究》2018年第4期54-59,共6页李志聪 何莉蓉 吴阳 乔磊磊 薛萐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7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C01B0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210100);中科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XAB2015A05)
为分析氮沉降对土壤碳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选取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中的树种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氮添加模拟氮沉降,分析了短期氮添加对土壤有机碳(SOC)及其不同活性组分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
关键词:氮添加 油松人工林 土壤碳组分 土壤碳库活性系数 
秸秆和生物炭对油菜-玉米轮作下紫色土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1
《草业科学》2018年第3期482-490,共9页陆畅 徐畅 黄容 田冬 高明 
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项目(CQNZ2016DY1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8)
为揭示西南紫色土区有机碳库对秸秆还田和施用生物炭的响应,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油菜(Brassica napus)-玉米(Zea mays)轮作制度下,对照(CK)、秸秆还田(CS)、施用生物炭(BC)、秸秆+生物炭1∶1混施还田(CS+BC)、秸秆+速腐剂还田(CS+...
关键词:秸秆 生物炭 颗粒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不同前茬与施氮量对半干旱黄土高原夏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被引量:4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年第1期19-27,共9页孙小花 牛俊义 赵刚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2012BAD09B03)
研究了不同前茬(冬油菜茬、冬小麦茬)与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20,120 kg·hm^(-2);N240,240 kg·hm^(-2))对半干旱黄土高原夏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夏玉米产量,与不施氮比较,冬油菜茬和冬小...
关键词:冬油菜茬 冬小麦茬 施氮 夏玉米 产量 总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