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密度

作品数:1239被引量:9422H指数:5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欧阳勋志史学正于东升程积民王晓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东灵山地区典型灌丛碳密度分配格局
《生态学报》2025年第5期2346-2354,共9页张建华 周晓阳 马卉 宿贵霞 刘勇 张红 徐龙超 
NSFC山西煤基低碳联合基金(U19102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700413);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210122);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202203021221224)。
灌丛面积增加引起的碳储量增加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也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中的一个不确定因素。为揭示华北地区灌丛生态系统不同层片的碳密度,采用野外调查和异速生长方程法,研究了北京东灵山2种典型...
关键词:灌丛 生物量 碳密度 碳分配 东灵山 
不同保护和利用措施对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5年第6期2595-2604,共10页李瑞玲 王海 哈斯巴根 才文旦周 王佳豪 石红霄 
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ZJ-702);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科技创新工程所级统筹协同项目(CAAS-ASTIP-2024-IGR-XT02)。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直接参与全球碳循环,对草地碳储量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前沿的热点和难点。高寒草甸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具有重要的固碳和水源涵养功能。目前,关于不同保护和利用措施对高寒草甸碳储量的影...
关键词:高寒草甸 保护利用措施 植被碳密度 土壤碳密度 
基于集成学习算法和Optuna调优的江西省森林碳储量遥感估测
《生态学报》2025年第2期685-700,共16页王可月 王轶夫 陈馨 郑峻鹏 李杰 孙玉军 
江西省林业局科技创新专项([20213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BFUKF202404,PTYX202407)。
了解森林碳储量对于完整、准确地量化碳排放及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环境监测至关重要,借助遥感数据源是估算区域尺度碳储量的有效方法。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基于第七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数据与Landsat-5 TM遥感数据,通过GEE平台对影像...
关键词:森林碳储量遥感估测 集成学习算法 Optuna超参数调优 堆叠集成算法 碳密度 地理探测器 
森林管理对东北次生林植被碳密度及其分配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4年第19期8651-8660,共10页郭万桂 张全智 王传宽 王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220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748)。
以东北东部山区4种管理梯度下相同演替年龄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包括天然次生林(WB)及在其冠下人工更新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混交林(MA),并对MA进行透光抚育形成的择伐红松林(SK)和对SK适时疏伐形成的疏伐红松林(KT),其管理程度依...
关键词:温带森林 森林管理 碳密度 多样性 森林碳固持 
黄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测算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生态学报》2024年第13期5476-5493,共18页曾庆雨 孙才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3YJC790042)。
准确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科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政策,对促进区域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碳密度样点数据,将其与生态地理分区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空间叠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黄河流域碳...
关键词:黄河流域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 碳密度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 影响因素 InVEST模型 
帽儿山干扰系列次生林碳密度恢复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3年第21期8793-8802,共10页蔺佳玮 张全智 王传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220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748)。
干扰作为森林恢复和生态演替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其改变植被群落的组成和微环境,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固碳潜力。针对帽儿山地区阔叶红松原始林不同时期皆伐后形成的次生林干扰系列,包括林木采伐一次(NS,林龄56a)、采伐两次(MS...
关键词:土壤扰动 土壤有机碳 碳密度 温带次生林 森林恢复 碳汇 碳分配 
海南岛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2
《生态学报》2023年第9期3558-3570,共13页高述超 陈毅青 陈宗铸 雷金睿 吴庭天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基础性科研工作(KYYS-202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60106);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2008)。
利用最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分布数据和野外样地调查资料,采用InVEST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海南岛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338.15 TgC,其中地上生物、地下生物、凋落物和...
关键词:碳储量 碳密度 森林生态系统 空间分布 InVEST模型 海南岛 
内蒙古大青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密度年增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22年第14期5884-5893,共10页王云霓 代海燕 曹恭祥 张慧 梁海荣 桑昊 杨溢文 刘红梅 
内蒙古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2021GG0033);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MS03101)。
以内蒙古大青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木年轮法和异速生长方程法,计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及其年增量的年际变化,并分析碳密度年增量与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随着...
关键词:年轮 生物量 碳密度 气候因子 
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垂直空间分配特征被引量:34
《生态学报》2022年第2期710-719,共10页代林利 周丽丽 伍丽华 刘丽 黄樱 彭婷婷 邱静雯 何宗明 曹光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300);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闽林科便函[2019]16号)。
以不同林分密度(1800、3000、4500株/hm^(2))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三种林分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131.54、161.42、172.69 t/hm...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 造林密度 碳密度 分配特征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9
《生态学报》2021年第17期6786-6799,共14页李妙宇 上官周平 邓蕾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3070201)。
准确估算生态系统碳储量,探明其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区域生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黄土高原地区碳储量现状、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选择黄土高原地区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灌木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为对象,基于大量实测样点通...
关键词:黄土高原 碳密度 碳储量 空间格局 生态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