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循环

作品数:1870被引量:15969H指数:6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贵瑞曹建华方精云王绍强袁道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厦门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夏季闽江口鳝鱼滩湿地潮汐过程中溶解态碳动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95-101,共7页雷佩 黄佳芳 郭利果 李晓 张雨生 孙杰 李小飞 钱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113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J01618);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1R1002007、2022R1002007)。
潮汐过程中溶解态碳的动态变化是理解湿地碳侧向输出和完善湿地碳计量的关键。以闽江河口湿地受潮汐影响的潮沟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潮汐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无机碳(DIC)、碱度(TA)、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参数(α355,SUVA 254,S 27...
关键词:潮汐 溶解有机碳 溶解无机碳 碱度 湿地 碳循环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聚球藻的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301-313,共13页郑强 贺博闻 史文卿 陈奇 林大晖 王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605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6145,41876150);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2021-FJ-XY-2);厦门大学校长基金(20720170107)。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自养原核类群,主要由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两个属组成,贡献了约25%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聚球藻是一个古老且多样性非常高的类群,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聚球藻与异养...
关键词:聚球藻 碳循环 多样性 异养细菌 蓝细菌病毒 全球变化 
海洋初级生产力与输出生产力的时滞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314-324,共11页鲍敏 肖武鹏 黄邦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6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2006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130401)。
生物泵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其有机碳输出效率(e-ratio)通常用输出生产力(EP)与初级生产力(PP)的比值来表示.尽管国际学界已知e-ratio的估算受EP与PP时滞的影响,但是二者时滞的估算和解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造成时滞的原因尚不明...
关键词:生物泵 碳循环 食物网 浮游生物 边缘海 
南海碳循环:通量、调控机理及其全球意义被引量:5
《科技导报》2020年第18期30-34,共5页戴民汉 孟菲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1328202)。
基于多年观测研究,南海CO2源汇及其时空格局的总体特征是:南海海盆是大气CO2的弱源区,年均海-气CO2通量为2.1±0.3 mmol·m-2·d-1;而南海北部陆架是碳汇区,年均CO2通量为-2.2±3.5 mmol·m-2·d-1;南海总体上每年向大气释放的碳量为133...
关键词:南海 碳通量 碳源汇格局 大洋主控型边缘海 河流主控型陆架海 
基于碳减排视角的高校碳通量特点分析研究被引量:2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年第3期30-34,共5页林建荣 黄静怡 查晓松 
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ZZ2019J1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307)。
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了某高校校园的碳库储量、碳输入量和输出量。结果表明校园碳库储量为21378.3 t,自然碳库总和为12039 t,占总碳库的56.3%,以土壤碳储为主;人为碳库总和为9339 t,占总碳库的43.69%,自然碳库和人为碳库相对均衡,自然碳库...
关键词:数学模型 碳通量 碳循环 碳减排 低碳校园 
探究南海碳循坏
《科技纵览》2019年第5期65-67,共3页陈蔚芳 杨艳 王哲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南海碳循环过程、机理及其全球意义”(项目编号:2015CB954000)的支持。
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上升至8.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遏制气候变暖进程是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碳循环是地球气候系统的调控因素,其中,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边缘海碳循环受海一陆一气相...
关键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全球碳循环 南海 世界气象组织 地球气候系统 海洋碳循环 气相互作用 数据显示 
海洋生态系统储碳与全球变化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8年第12期35-35,共1页黄邦钦 
问题描述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当今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近年来,海洋储碳过程研究的已经从真光层逐渐向知之甚少的弱光层和无光层拓展。当前从生物个体乃至整个生态系统正面临全球变化(海洋酸化、暖化等)...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 全球变化 储碳 环境胁迫 全球碳循环 海洋碳循环 真光层 科学研究 
中国邻近边缘海碳通量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11期1422-1443,共22页刘茜 郭香会 尹志强 周宽波 Elliott Gareth ROBERTS 戴民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328202、91428308);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5CB954001);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项目(编号:201505003-3);全球变化专项项目(编号:GASI-03-01-02-02)资助
集成分析了南海、东黄渤海等中国邻近边缘海(简称中国边缘海)海-气界面CO_2通量及其所表征的CO_2源汇格局,简析海-气CO_2通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总结了河-海界面、边缘海与大洋的交换界面及输出真光层的碳通量,进而初步构架了简化的中国边...
关键词:海-气二氧化碳通量 源汇格局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陆架边缘海 碳循环 中国边缘海 
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被引量:36
《地球科学进展》2016年第7期668-681,共14页焦念志 李超 王晓雪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海洋微型生物碳泵储碳过程与机制研究"(编号2013CB955700)资助~~
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是一个系统的科学命题,也是当前国际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需要通过微观与宏观结合、古今链接、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科学家发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戈登科学前沿论坛"(Gordo...
关键词:海洋碳汇 气候变化 古海洋 碳循环 海洋微型生物 
陆海统筹研发碳汇被引量:19
《科学通报》2015年第35期3399-3405,共7页刘纪化 张飞 焦念志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CB955700);《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91428308)资助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CO_2浓度增加正在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因而全球碳循环和碳汇研究广受关注,它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关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碳汇研究涉及大气、陆地、海洋等各圈层.陆地向海洋输出的碳通量,与陆-气界面、海-气界面相当...
关键词:碳汇 碳循环 微型生物碳泵 陆海统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