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学

作品数:48被引量:10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郑岩方酉生殷玮璋李岩孙金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研究》《文博》《中华书画家》《考古与文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现代考古学萌芽的原因是什么?
《艺术品鉴》2024年第3期174-174,共1页
A:中国考古学起源于中国的金石学传统,又受到西方考古学的影响,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的金石学与西方近代田野考古学相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金石学 西方考古学 中国现代考古学 东西方文化 
《考古何为》:一种考古学研究体系的探索
《南方文物》2023年第6期240-243,共4页余西云 
陈雍的新作《考古何为》,包括了考古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田野考古学、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涉及考古学发现、研究、保护、利用、传承等方方面面,具有考古学概论性质^(1)。该书系统总结了作者的科研实践及成果,深入梳...
关键词:考古学研究 中国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文化遗产保护 科研实践 学术范式 陈雍 结构主义 
王子云与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
《中华书画家》2023年第10期80-83,共4页李廷华 
从1930年底到1937年初,王子云在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绘画并自费考察欧洲各国美术遗存。回国之初,王子云没有到他出国前工作过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而是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旅行近半年。他本来有回国筹集美术作...
关键词:艺术专科学校 文物资料 中国古代艺术 雕塑创作 克尔曼 美术作品 田野考古学 王子云 
梁思永与中国田野考古学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270-276,共7页李鹏 
作为中国第一位接受过考古学专业训练的考古学家,梁思永立足于本国的田野考古实践,探索了本土化的田野考古方法,并取得了以后冈三叠层为代表的开创性学术成果。同时他还在田野考古工作中,改进和创制了若干田野考古工作制度,并为考古资...
关键词:梁思永 田野考古学 后冈三叠层 考古工作制度 考古发掘报告 
安特生对中国宣龙式铁矿床发现、考古学和地质学的三大贡献
《化石》2022年第1期73-77,共5页吕金波 
1914年至1926年,瑞典人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受聘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务顾问,对中国作出过三大贡献--宣龙式铁矿床的发现、考古学和地质学。1921年10月27日~12月1日,安特生在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刘长山、陈德广、白万玉、...
关键词:仰韶文化遗址 安特生 田野考古学 北洋政府 瑞典人 袁复礼 农商部 地质学 
水下考古 打捞沉没的历史
《百科知识》2022年第6期53-57,共5页刘菲 
“舟楫为舆马,巨海为夷庚。”自上古时代起,中华民族就向海洋迈出了探索的脚步。在我国漫长的大陆海岸线上,历史上往来于沿海各口岸的各国商船千帆竞速,也有无数鲜活的生命和往来货物被淹没在这里。有报道称,仅在南海就有数千艘古沉船,...
关键词:田野考古学 上古时代 发掘 水下考古 大陆海岸线 探方 整体打捞 水下作业 
牛河梁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东北之窗》2022年第1期74-77,共4页王彦堂 张松(图) 
2021年10月18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正式公布。其中,位于东北地区的辽宁牛河梁遗址,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黑龙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等榜上有名。1921年10月,河南省...
关键词:河南省渑池县 考古发掘 中国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考古成果 洞穴遗址 牛河梁遗址 仰韶村 
美术考古的思考
《炎黄地理》2021年第1期83-85,共3页刘祎恒 吴京霓 
美术考古学与其他考古学分支,如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等共同构成了完整系统的考古学,相比其他考古学分支,如近几十年一直备受关注的田野考古这种颇具趣味性的考古分支来讲,美术考古被划定成“小众”范畴,不被社会所熟悉,...
关键词:历史考古学 史前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美术考古 不可忽视 趣味性 
田野考古学在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
《草原文物》2018年第1期120-123,共4页孙金松 
学界普遍认为,文物影响评估属影响评估(impact assessment)的一个分支,是国际影响评估联合会(IAIA)以"对当前或未来计划所产生后果的认识过程"(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the future consequences of a current or proposed action)...
关键词:田野考古学 文物影响评估 作用 
“有用”还是“无用”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17年第6期29-29,共1页
1927年2月,梁思成由美国写信给父亲梁启超.提出自己的疑问:自己和弟弟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国田野考古学奠基人之一)所学专业,对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用”还是“无用”?梁启超复信答道:“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
关键词:1927年 田野考古学 考古学家 民族进步 梁启超 梁思永 梁思成 奠基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