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

作品数:3800被引量:135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蔚周秀荣姜士昌张学敏韩利敏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意地栖居--从生态美学视角重读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12期103-105,共3页李天娇 
王维作为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其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山水自然与精神意境,实际上已经关注到了人的生存境遇以及人与自然应处于何种关系的问题,而这恰恰是生态美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从生态美学的三个核心视域出发重读王维的...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 生态美学 王维 自然美 禅境 
一首优美的田园诗——再读曹文轩长篇小说《天瓢》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12期87-88,共2页吕豪迈 
曹文轩的长篇小说《天瓢》用多彩而智慧的笔描写着农村、农民,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和变迁;像一首优美的田园诗,生动含蓄、流畅、飘逸、潇洒、细腻,直指人性的本质,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书写人类共通的人性;相信美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曹文轩 人性 美的力量 
陶渊明归隐心理的变化对其田园诗风格的影响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12期110-111,共2页张沛文 
古代不乏隐士,有的虽处喧嚣乱世但看破世俗追求心境归隐,有的虽身体归隐山林,但心不隐,甚至有些自称隐士却故作清高地借此明哲保身。而陶渊明所追求的是身与心的全面归隐,是自我形神层面的深度归隐。归隐讲求的重要方面便是心境的超脱,...
关键词:陶渊明 归隐 心理 田园诗 
韦应物山水田园诗中的清冷幽寂诗风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10期142-144,162,共4页杨帆 
韦应物山水田园诗所呈现的美,不仅仅是历代文学评论家所看中的清淡自然,还有受时代环境、个人遭际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清冷幽寂之美。本文通过对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分析,归纳其清冷幽寂的诗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清冷幽寂的字词与意象、...
关键词:韦应物 清冷幽寂 山水田园诗 
论王绩山水田园诗的体式复变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4期19-22,共4页郑佳琳 
王绩在初唐普遍沿袭齐梁陈隋诗风的环境中,创造出自然疏野的山水田园作品,是对新艺术风格的开拓尝试。其中长篇山水田园诗通过改变句法体式着意求新,在革除绮靡、形成疏野风格的同时,未能真正脱离铺陈体物之弊,反而是短篇山水诗在遵循...
关键词:王绩 田园诗 体式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田园诗歌意象差异解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3期167-168,共2页朱林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是中英诗坛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二人均因不满社会、理想破灭而归隐田园。他们的田园诗都充斥着冲淡恬然、物我相融之意。本文拟从诗歌意象角度入手,纵观二人的田园诗创作,从意象选择和意象组合方面分析差异,探寻其背后隐...
关键词:华兹华斯 陶渊明 田园诗歌意象 差异 
盛世诗人的诗意生活——清代田园诗研究专题之二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6期5-6,共2页李志国 
康熙年间,农业经济开始全面恢复。富庶安定的田园生活,为诗人们提供了悠游逍遥的空间,催生了很多格调闲适的田园诗。这些田园诗收录各式田园景观,角度多变,内容丰富,记录下作者诗意的生活,可谓词秀调雅的佳制,使人如观画图,呈现稳定祥...
关键词:盛世诗人 田园诗 生活写照 
感时念世的诗性精神——清代田园诗研究专题之四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6期7-8,共2页李志国 
道咸时期,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接连爆发。诗人感于时变,关注国运,以田园诗记录时事,堪补史之不足。时势的变化,也让诗人们积极入世。他们以议论为诗,条分缕析地指出时政利弊,风格沉雄,激昂慷慨,增加了御侮自强的内容。道咸田园诗不...
关键词:道咸诗坛 田园诗 感时念世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元代接受研究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5期66-68,共3页朱君 刘伟 
在那个朝纲大乱、权威丧失、追逐名利的朝代,孟浩然以恬静冲淡、固穷守节的人格魅力,拯救了蒙元文士徘徊挣扎的心理状态,给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文人们精神慰藉。本文以元人对孟诗的接受为线索,全景式审视了蒙元时期中国传统儒家文士...
关键词:蒙元文士 孟诗 接受 
禅趣的美学建构——王维《辋川集》意境论析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5期123-124,137,共3页张自华 
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专项,编号:ZW1202
王维晚期山水田园组诗《辋川集》有一种禅趣之美。为了构建这种禅趣,王维选择一种淡雅、清冷、静态意象,营造一种虚静、空寂、无我的诗歌境界,而这空寂的诗境又是契合禅宗"空寂""无我"的义理精神,于是,诗境达于禅境,诗趣通于禅趣。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 诗境 禅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