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

作品数:1065被引量:60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甸起刘晓晖张海沙周剑之李先逵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崆峒诗歌诗境建构分析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2-60,共9页韩括 杨晓霭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历代崆峒诗文的文化内涵及当代意义研究”(2021A-168)。
将咏颂崆峒山诗歌作为一个整体,使用数字人文的方法进行分析崆峒诗歌的诗境建构是一种新视角与新方法的尝试。首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将崆峒诗歌的景观要素进行统计;而后进行分类归纳:崆峒诗歌在景观要素上可分为宏阔地域景观与微...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 数字人文 崆峒诗歌 诗境建构 
优化古诗词解读关联思维的方法探析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第9期82-84,共3页潘海霞 
关联是解读古诗词常用的思维方式,但学生在运用关联时常出现思维固化、浅薄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静态知识曲解诗词意象和完全凭借个人经验推知诗词语意。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立足诗词的整体情境,关联诗词中的词...
关键词:古诗词 关联 诗境 词境 语境 经验 
走进苏轼的凛冬诗境
《审计月刊》2025年第2期54-54,共1页媞说 
苏轼的诗词,穿越千年的历史,温暖过无数人的心田。当我翻开诗卷,品味他笔下的凜冬诗境,仿佛踏入了一片纯净深邃的诗意天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新脱俗的雪:“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
关键词:飞鸿踏雪 诗卷 自喻 陕西凤翔 雪泥鸿爪 苏轼 诗境 流传千古 
论《诗论》中朱光潜的“诗境”观
《汉字文化》2025年第2期154-156,共3页孙锐 
《诗论》是一部在中国现代诗学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专著,标志着中国诗学从传统偶感式随笔形态转向现代系统理论形态。“诗境”观是《诗论》中的核心观点,其内容可以概括为“情趣与意象的契合”。朱光潜在谈论文艺境界的同时,也强调了...
关键词:《诗论》 诗学 “诗境” 朱光潜 
边塞诗境——以《燕歌行》为例的地理环境管窥
《读写月报》2025年第3期33-37,共5页侯兴黉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吸引着学者们的关注。《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的瑰宝。作者高适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将战争的残酷、边疆的壮丽与士人的壮志熔铸于诗篇之中,体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边塞诗 《燕歌行》 诗人情感 中国古代文学 地理环境 高适 文学创作 艺术感染力 
入诗境品韵雅 怀家国悟情深——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
《教育界》2024年第35期122-124,共3页金晗 
家国情怀是个人与国家休戚与共的壮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之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选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选入的爱国诗词凸显单元人文主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诗境 家国情怀 
回赠
《诗刊》2024年第12期90-94,共5页朱弦 胡弦(指导) 丁鹏(指导) 
推荐语:朱弦的诗具有安静从容的气质,在她笔下,自然风景和生活场景如浮世绘;诗,看似在对风物进行朴素真切的描述,实则是观看和洞察,是依靠和呼应,并由此创造出连绵不绝的诗境。物象自然错动,闪现,散落在流畅的语调中,以此让堵塞的情感...
关键词:生活场景 浮世绘 自然风景 诗境 顿挫 情绪流 推荐语 
“景”与“诗景”:唐代文人园林景观审美与诗学概念的形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1期157-157,共1页王书艳 
唐代文人的园林景观营造与审美促使山水审美由宏观远赏向微观近赏转变,自然山水向园林山水延伸,“园景”成为继自然山水之后又一重要的诗歌书写对象。不仅“景”“风景”“景物”等用来描述园景,而且出现了“胜景”“清景”“幽景”等...
关键词:园林景观 园景 自然山水 唐代文人 山水审美 主动行为 诗境 
金秋十月到济南
《走向世界》2024年第46期115-117,共3页朱文兴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这是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80多年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所描述和抒发的如今,济南的秋天依然那样富有诗境,秋光秋色愈发迷人。
关键词:著名文学家 老舍先生 诗境 秋色 济南 《济南的秋天》 秋天 
长伴琴茶云水间——《品茶味诗》之十一
《佛教文化》2024年第5期79-83,共5页京华闲人 岳帅(图) 
唐代是诗的国度,更是诗歌艺术的顶峰时期。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双峰并峙。一个是浪漫主义巅峰,成仙诗境;一个是现实主义典范,封圣诗坛。直到中唐,另一个诗人的出现,凭借着超人的才华与新乐府这一另辟蹊径的诗歌体裁横空出世,成为公认...
关键词:诗歌体裁 双峰并峙 盛唐时期 新乐府 诗歌艺术 顶峰时期 诗境 现实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