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利息

作品数:89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春梅薛文博孙响响张庆雷李良更多>>
相关机构: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带追索权票据贴现利息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1
《财经界》2019年第30期153-155,共3页王丹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应收票据贴现利息采用按照票据到期值法计算,对带追索权票据(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而言是合理的,但对不带追索权票据(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而言,由于贴现时银行承兑汇票的所有权已转移给贴现方(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银...
关键词:票据贴现 到期值 贴现值 票据利息 贴现利息 
小微企业票据融资业务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7年第12期38-40,共3页陈永明 郑四木 金群英 
票据融资,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是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品交易面向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票据一经贴现便归贴现银行所有,贴现...
关键词:票据融资业务 企业需要 银行授信业务 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贴现利息 资金周转 资金利用效率 
2017年7月起,建筑单位自采混凝土等适用简易计税
《混凝土》2017年第7期138-138,共1页
财政部、税务总局11日发布通知:自2017年7月1日起,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为房屋建筑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提供工程服务,建设单位自行采购全部或部分钢材、混凝土、砌体材料、预制构件的,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通知明确,纳税人提供建筑...
关键词:计税方法 预征率 砌体材料 总承包单位 建筑服务 预缴 地基与基础 房屋建筑 建筑单位 贴现利息 
晋冀鲁豫的瑞华银行(下)
《中国金融家》2015年第11期127-129,共3页孙冰峰 
瑞华银行是解放区的第一家民营银行,从其诞生到结束,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但却为我党的经济金融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党的经济金融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三)瑞华银行的业务经营瑞华银行...
关键词:仓库业务 金融发展史 经营方针 金融事业 贴现利息 刘邓大军 城市金融 本位币 瓷业 边区政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如何完善信用管理制度
《南风》2015年第3Z期84-87,共4页张新竹 
一、信用管理的概念和意义信用管理是企业对授信活动和授信决策进行的一种科学管理,即利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来降低或消除信用交易中存在的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契约中的义务而给授信者带来经济损失的风...
关键词:信用管理 信用交易 履行契约 坏账率 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 现金流 事后管理 贴现利息 资金回笼 
采购方承担的销售方票据贴现息能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纳税》2015年第5期32-33,共2页戴玉 
问:A企业销售价值100万元货物(含税)给B企业,合同约定以现金支付.B企业因现金短缺,经A企业同意,以5个月后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并以银行存款支付5个月的贴现利息1.5万元(银行同期贴现利率假设为3‰),A企业给B企业开具了1.5万元...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 税前扣除 票据贴现 销售方 采购方 银行承兑汇票 贴现利息 企业销售 
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法律风险
《现代工商》2014年第11期88-89,共2页张士举 
银行承兑汇票在我国商务结算方式中很常见。银行承兑汇票是远期汇票.持票方要取得现金须进行贴现。贴现利息是巨大的经济负担.于是结算双方往往围绕承兑汇票结算贴现息由谁承担的问题争论不休。这些争端是对我国现行的合同法,票据法...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 汇票结算 法律风险 贴现利息 结算方式 远期汇票 经济负担 结算规则 
银行“远期贴现”揽储有后续风险
《中国农村金融》2014年第22期13-13,共1页
监管部门近期发布的存款偏离度管理新政,很大程度遏制了银行月末的疯狂揽储。但部分中小银行仍在向社会违规吸收存款,手段包括"送iPhone6"、向储户提前贴现利息等。以往3天、5天的超短期存款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3午或5年期的定期存款...
关键词:揽储 贴现利息 资金业务 偏离度 律师事务所 不正当竞争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息由谁来承担探析被引量:1
《经济视野》2014年第20期356-356,共1页王丽莉 
目前,票据的使用产生的承兑汇票贴现利息的问题,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票据法》等都有相关方面的规定,但对于汇票提前承兑造成的贴现利息损失由谁来承担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从税法及合同双方对结算方式的约定两方面...
关键词:汇票 贴现利息 谁来承担 
求解所得税申报之惑
《中国农村金融》2014年第12期73-74,共2页王程华 
最近,笔者所在银监分局在现场走访中发现,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会计处理与税务法规口径不一致以及对税法理解的偏差,导致所得税申报额与税务部门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存在一定差异.就此,笔者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所得税 税务部门 税种 企业所得税法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利息收入 贷款损失准备金 票据贴现 工资薪金 贴现利息 应纳税所得额 农商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