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泄浊

作品数:104被引量:41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付达王强孔薇刘真张学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西医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防治慢性肾脏病研究进展
《河南中医》2025年第2期317-324,共8页梁素娜 赵晰 王耀光 
王耀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978022);王耀光天津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883022)。
基于“肠-肾轴”理论,肾脏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的破坏,包括肠道菌群改变、肠源性尿毒症毒素增多、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内毒素水平升高。西医常用微生态制剂、吸附剂、缓泻剂、粪菌移植调整...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肠-肾轴” 微生态制剂 吸附剂 缓泻剂 粪菌移植 补益脾肾法 通腑泄浊法 活血化浊解毒法 肠道菌群 中西医结合疗法 
基于“肠肾轴”理论探讨通腑泄浊灌肠方治疗CKD 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NLR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年第21期227-233,共7页桑永浩 宋立群 贠捷 代丽娟 刁泽洋 党元媛 熊友 
宋立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LBH-Z20095)。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诊断为CKD 3~4期的患者60例...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中药灌肠 通腑泄浊灌肠方 微炎症状态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从脾虚生浊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被引量:2
《中医杂志》2024年第9期958-961,共4页樊跃 汪义明 冯全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4399);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项目(XKTD2022001)。
基于“脾虚生浊”观点,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脾虚浊实,以脾虚为本、浊气滞肠为标,提出泄浊运中的治疗总则。急性期以浊实为主,治当通腑泄浊,常用枳实导滞汤加减;缓解期以脾虚为主,治当益气健脾,常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急则...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脾虚 浊气 通腑泄浊 益气健脾 
从传化之腑论治慢性肾衰竭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11期1931-1934,共4页张倩 张宁 李同侠 黄雪莹 李翔宇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项目(Z171100001017110)。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导致代谢产物潴留和尿毒症毒素蓄积,引发全身多系统病变。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毒瘀为标。传化之腑包含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人体糟粕由此排出体外,泻而不藏,以通为顺。...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传化之腑 通腑泄浊 大黄 
李正胜教授予健脾补肾、通腑泄浊法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经验被引量:3
《内蒙古中医药》2023年第9期68-70,共3页李亿 李正胜 周婷 
全国名中医袁金声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2〕245号,黔中医药函〔2023〕2号)。
本文总结了李正胜教授从“健脾补肾法”论治早期慢性肾衰竭的经验,通过对典型医案的分析,阐述了中医治疗早期肾衰肾病的特点,体现了脾肾同治,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的优势。
关键词:早期慢性肾衰竭 通脏泄浊 健脾补肾 脾肾气虚证 
贾英杰运用通腑泄浊法治疗恶性肿瘤经验被引量:4
《中医杂志》2023年第16期1637-1640,共4页王孟超 欧妍 王晓群 孙彬栩 张静娴 孔凡铭 陈立伟 贾英杰(指导)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7400);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2021KJ143)。
总结贾英杰教授运用通腑泄浊法治疗肿瘤的经验。认为癌浊是肿瘤发生的中心环节,通腑泄浊是排除癌浊常用的方法,通过通腑泄浊可截断病势、通畅气机、解毒化浊。采用通腑法以截断病势时,大黄应用重剂,生大黄可用至30~60 g,同时配伍枳实、...
关键词:恶性肿瘤  通腑 大黄 名医经验 贾英杰 
肾衰宁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年第3期359-360,共2页张皎玥 王凡立 沈思思 贾文园 金卓 
肾衰宁是一种中成药,主要功效是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主要适用于脾失运化、瘀浊阻滞、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腰痛疲倦、面色萎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黏滞,以及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上述证候者[1]。该药...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应用情况 面色萎黄 小便不利 益气健脾 主要功效 肾衰宁 通腑泄浊 
通腑泄浊益气活血法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和血清TGF-β1、FN的影响被引量:3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年第9期918-922,共5页宋姝西 齐宁 杨宏伟 刘香玉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20218)。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益气活血法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06例早期CKD患者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通腑泄浊益气活血法 早期 Treg/Th17细胞免疫 慢性肾脏病 肾间质纤维化 
通腑泄浊开窍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年第4期149-151,共3页姚明 王俊翔 徐仕宏 张文 
分析通腑泄浊开窍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症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症的患者8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对比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应用通腑泄浊开窍法治疗,对...
关键词:通腑泄浊开窍法 中风病急性期 痰热腑实证 
慢性肾衰竭通腑泄浊法衍义被引量:6
《世界中医药》2023年第6期817-822,827,共7页李子涵 张琪琪 马晨稀 袁静雅 张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03509)。
代谢毒素的产生和潴留是慢性肾衰竭的显著特点。改善代谢毒素产生的内环境,减少代谢毒素生成并增加其排泄,是阻止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重要环节。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以水湿、湿热、瘀血、浊毒...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通腑泄浊法 腑以通为用 邪有出路 通达气机 通利小便 通畅肠腑 中医外治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