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气

作品数:99被引量:15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洁吴捷陈守恭胡仲邦薛凌云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艾儒棣基于“脾不散精,化生浊气”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
《中医药导报》2025年第2期155-158,共4页肖昕菀 陈木兰 车宇慧 郭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7444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2022-25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022-76);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2CP1423);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QJJJ2021001);成都中医药大学医院“百人计划”(21-L03和22-B09);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增厚”行动计划(2023-42)。
脂溢性脱发是皮肤科常见的脱发类型,该病具有缠绵难治、影响外貌的特性,属于身心疾病,易给患者带来自卑、焦虑等心理压力。艾儒棣认为该病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脾不散精,化生浊气”观点认识脂溢性脱发,并在此基础上提...
关键词:脂溢性脱发 脾不散精 化生浊气 艾儒棣 名医经验 
基于“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解读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中国民间疗法》2025年第2期51-53,共3页马静 任红艳 郭铭嘉 杨维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60884);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2JR5RA607)。
脾胃居中央,为人体气机升降之中枢,脾升胃降,中焦斡旋,则气灌四旁,周身畅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论述了人体阴阳(脾胃)升降失常造成的病理变化和病证所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厚朴生姜半夏甘...
关键词:《黄帝内经》 《伤寒论》 䐜胀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气机升降 
从“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论夹脊穴治疗功能性腹胀
《针灸临床杂志》2024年第9期5-9,共5页黄钰惠 杨超 张佳佳 王子辰 陈晟 谭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针灸学(临床)课题,编号:123456789123。
本研究基于对《黄帝内经》“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的分析阐释,认为功能性腹胀病机关键在于生理性浊气不归其位,日久生浊邪,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浊为阴邪,功能性腹胀属阴位疾病,与之相应,背部夹脊穴属阳位,具有借腹气街及任督循环多...
关键词:功能性腹胀 夹脊穴 气机升降 经络诊察 
从胃食管反流病角度分析胃与五窍的关系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24年第3期102-108,共7页唐秋双 白兴华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临床实践指南(WFASRP202001-SC09)
目的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角度分析传统中医(traditional Chinere medicine,TCM)中胃与五窍(口、舌、鼻、目、耳)关联的机制和典型病案。方法梳理现代医学有关GERD导致五窍病症的文献,以及古代文献中...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五窍 食管外症状 胃通五窍 清窍 浊气上逆 
从脾虚生浊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被引量:2
《中医杂志》2024年第9期958-961,共4页樊跃 汪义明 冯全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4399);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项目(XKTD2022001)。
基于“脾虚生浊”观点,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脾虚浊实,以脾虚为本、浊气滞肠为标,提出泄浊运中的治疗总则。急性期以浊实为主,治当通腑泄浊,常用枳实导滞汤加减;缓解期以脾虚为主,治当益气健脾,常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急则...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脾虚 浊气 通腑泄浊 益气健脾 
浊气是否有理?——论朱熹理学中善与恶的宇宙论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3期84-95,共12页卢盈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王阳明的情感与心性哲学研究”(20CZX034)的阶段性成果。
在朱子思想中,天理(理一)与自然之理(分殊之理)的关系问题,特别是浊气是否以及如何有理的相关问题,需要得到厘清。如果浊气无理,则与朱子宇宙论中万物皆有其理的思想相悖;如果浊气有理,则理失去对气的规范作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
关键词:朱熹 浊气 理学 秩序 宇宙论 善恶 
从“浊气聚、浊水积、浊毒结”探讨肺结节的治疗被引量:9
《辽宁中医杂志》2023年第3期75-77,共3页王晶波 王兴 罗铮 王佳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项目(LBH-Q17171)。
随着高分辨检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肺结节在早期阶段被检查发现,由于肺结节的治疗在中医方面未形成统一认识,故作者以长期诊疗过程中的诊治经验,结合中医理论体系对肺的生理病理认识,提出肺结节是由“浊气聚、浊水积、浊毒结”所致,...
关键词:肺结节 气滞 痰瘀凝滞 解毒散结 扶正 
浊气是否有理?——论朱熹理学中善与恶的宇宙论来源被引量:2
《文史哲》2022年第5期121-133,167,168,共15页卢盈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王阳明的情感与心性哲学研究”(20CZX034)的阶段性成果。
在朱子思想中,天理(理一)与自然之理(分殊之理)的关系问题,特别是浊气是否以及如何有理的相关问题,需要得到厘清。如果浊气无理,则与朱子宇宙论中万物皆有其理的思想相悖;如果浊气有理,则理失去对气的规范作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
关键词:朱熹 浊气 理学 秩序 宇宙论 善恶 
常拍胸 散浊气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1年第12期61-61,共1页子歇 
胸前分布着任脉及胃、脾、肝、肾等联络全身的经脉,经常拍打胸部,可起到血脉调和、理气活血、宽胸散结、防病强身等作用,散掉体内浊气。具体方法:五指并拢,手掌微屈,用空心掌由腕部发力带动手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拍击胸部,覆盖整个胸...
关键词:理气活血 任脉 经脉 手掌 自上而下 拍打 胸部 自下而上 
《黄帝内经》“食气入胃”新解被引量:5
《中医学报》2021年第11期2293-2296,共4页许凯凯 田露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项目(XJ201801)。
《素问·经脉别论》中“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一段论述了人体内谷食代谢的过程。本段所论内容或可作为现代医学糖脂代谢的早期文献记载,即营养物质中的精纯部分指糖类,主要布达于肝脏,在肝脏进行...
关键词:《黄帝内经》 “食气入胃” 糖脂代谢 “肝” “浊气” “淫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