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诗派

作品数:48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成闵定庆卢坡王少仁郭前孔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扶风马氏诗学与桐城诗派的建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62-68,共7页蔡明伦 王欣 
扶风马氏为桐城五大世家之一,自六世以后,逐步走向兴盛,入清后成为名重一时的科举家族。马氏家族入仕者为官勤于政事,恪职尽责;重视经济,善养民生;受家族文风浸润,在诗文方面亦成绩斐然。马氏于数百年间,诗学发达昌盛,每世都有擅为诗歌...
关键词:扶风马氏 科举家族 桐城诗派 《桐城马氏诗钞》 姚鼐 
诗以地著:微观视域下桐城诗派的传承与发展——以咸同年间《敬孚日记》为中心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0-78,共9页申俊 
地域意识的凸显,是清代诗学发展的显著特征。萧穆是桐城派三百年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学家,其咸丰十年到同治五年的日记,展示出桐城地域诗派在一个时期的发展面貌,即:桐城在浓厚的诗学氛围下,孕育出了以家传和“私承”为传承途径,以桐...
关键词:敬孚日记 诗学氛围 传承方式 变革与坚守 
从《五七言今体诗钞》看姚鼐对杜甫的继承和发展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6期95-99,共5页符丽蓉 
《今体诗钞》是姚鼐为“存古人之正轨,以正雅祛邪”所作,是在王士禛《古诗选》已编古体而未录今体基础上补充编纂而成。《今体诗钞》五言共九卷且多录唐音,七律占幅九卷,囊括唐宋,而在《今体诗钞》中以录杜诗尤为一绝,五七言长短律共二...
关键词:姚鼐 桐城诗派 《今体诗钞》 杜甫 诗学观 
民国时期桐城诗派的诗学承变与风格追求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王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学术转型视阈下的民国时期近代诗歌批评研究”(23CZW040),主持人:王春。
桐城诗派源远流长,甚受学人推重,在晚清民国亦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从地域渊源上看,清代桐城诗派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特色无疑是民国桐城诗派取法的诗学资源。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吴闿生、曾克耑等人采取较为保守的文学立场,除了通过教...
关键词:桐城诗派 民国 吴闿生 曾克耑 《晚清四十家诗钞》 
论刘声木对桐城诗派的接受、提振及其意义被引量:2
《江淮论坛》2023年第6期161-167,共7页叶蕾 
晚近学人刘声木是桐城派研究的先驱,其诗学观步踪桐城诗学,倡导儒者之诗。在晚清诗坛以宗法宋诗为主的背景下,刘声木规模姚鼐诗学,提倡以明七子为学诗对象,推崇唐人诗风,批评以考据入诗,折射出民国宗唐诗论对宗宋诗风的反拨。晚清民国...
关键词:刘声木 诗学观 桐城诗派 近代诗学 提振 
论姚鼐以义理为旨归的诗学观
《汉字文化》2023年第22期151-153,共3页孟毅苗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数字人文视域下古典诗词研究——以姚鼐诗歌为例”(编号:KYCX23_3372)的相关研究成果
作为清代桐城诗派宗主的姚鼐,论诗亦重宋学。以义理为旨归是姚鼐诗学的主要特征,具体体现在:讲求创作主体的精神涵养,提倡以义理入诗的技法,将美学风格与义理挂钩。姚鼐力主宋学,借诗歌宣扬义理,将义理置于考据、文章之前。同时,吸纳汉...
关键词:姚鼐 义理 桐城诗派 
陈用光与桐城诗派的传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2期89-97,共9页李剑波 吴大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诗坛宗唐的泛化、蜕变研究”(18BZW101)。
就桐城诗派传衍和清代诗学发展而言,陈用光的作用一直被遮蔽.他将桐城诗学带入都下,并在都门交游中推动桐城诗派参与构建嘉道宗宋诗风;他宣诗布文,开启了桐城诗派的统绪书写.进入文学史“过程”的研究视角,揭示出陈用光传衍桐城的深层意...
关键词:陈用光 桐城诗派 传衍 
论杨彝珍对性情诗学理论图景的建构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95-99,113,共6页吴大平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文学自觉视野下魏晋南北朝诗体形态的变迁研究”(编号:CX20200558)的阶段性成果。
杨彝珍是桐城诗派传衍湖南的典型诗人代表,其诗论思想大多散见于各类诗文序跋、杂著书牍等文字当中。杨彝珍提出性情当包含情感、禀性、遭遇经历、才学修养等内容,极大拓展了性情诗学的本体论内涵。他注重表达雅正之情,表现性情之真,追...
关键词:杨彝珍 桐城诗派 性情诗学 
桐城诗派传衍湖南考论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46-154,共9页吴大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BZW101);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CX20200558)。
桐城诗派传衍湖南分为三个时期:一是道光中叶至咸丰初年。湖南士人在都下问法于梅曾亮,由此开始了接受和传衍。二是咸丰初年至同治末年。湘籍诗人回乡传法,在交游中推进了群体认同。与此同时,曾国藩接过桐城文柄,高位主持诗教。三是光...
关键词:桐城诗派 传衍 湖南 
论清代桐城诗歌总集的体派意识与文学权力互动被引量: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54-161,共8页史哲文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皖人宗族诗歌总集与文学世家研究”(项目编号:AHSKY2018D113)的阶段性成果。
前人多以姚范、姚鼐为桐城诗派之始,但在姚门之外,桐城已存在既有体派之名又有体派之实的"桐城诗派",其流派脉络、人员组成与诗学风格完整保存在清代桐城文人所纂《龙眠风雅》《枞阳诗选》《古桐乡诗选》《桐旧集》等诗歌总集之中。这...
关键词:桐城诗派 清诗总集 地域文学 文学权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