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罪

作品数:501被引量:20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袁森庚吕晓伟李晓明冯建平张子信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人民司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立法漏洞
《人民司法》2007年第06S期83-83,共1页张永会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对偷税罪的罪状作了列举式量化规定:“纳税入……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
关键词:立法漏洞 刑法 偷税数额 应纳税额 有期徒刑 纳税入 列举式 偷税罪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07年第11期51-56,1,共7页卢方 费晔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其他有限责任公司一样,同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范畴,其既具有以公司名义实施犯罪活动,体现公司意志和为公司谋取非法利益的单位犯罪主、客观要件,又符合依法设立、合法存在、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承担刑事责任能力这一...
关键词:单位犯罪主体 公司名义 直接责任人员 客观要件 非法利益 主体特征 刑事责任能力 主管人员 偷税罪 整体意志 
《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人民司法》2003年第1期4-5,共2页孙军工 
关键词:偷税抗税刑事案件 偷税罪 抗税罪 偷税数额 犯罪构成 中国 刑法 
论妨害税收犯罪的主体及罪数问题
《人民司法》1995年第8期21-23,共3页李元璋 余德山 张作平 
论妨害税收犯罪的主体及罪数问题李元璋,余德山,张作平1992年9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修改、完善了刑法中的偷税罪、抗税罪,补充了两个新罪,即逃避追缴欠...
关键词:税收犯罪 企业事业单位 偷税罪 抗税罪 扣缴义务人 纳税主体 纳税人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罪 补充规定 税务机关 
对《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的几点认识
《人民司法》1993年第8期3-5,共3页殷金荣 
自今年起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作了修改和补充,本文拟就执法中如何正确适用《补充规定》的几个问题,谈点认识。 如何计算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 《...
关键词:偷税抗税 偷税罪 欺骗手段 犯罪主体 情节严重 偷税行为 犯罪情节 司法解释 税额计算 追究刑事责任 
执行《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的几个问题
《人民司法》1993年第8期5-6,共2页曾芳文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作了重要修改和补充,为司法机关同侵犯税收管理制度的犯罪作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实际执行中,尚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司法机关 刑事被告人 七届全国人大 偷税罪 情节严重 刑事处罚 单位犯罪 民事诉讼法 诉讼权利 犯罪主体 
正确理解和执行《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被引量:2
《人民司法》1993年第3期9-10,共2页蒋元兴 冯建平 
今年起开始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刑法作了补充,修改,为司法机关准确有效地打击偷税、抗税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无疑对推进以法治税,保护国家税收,促进市场经济的...
关键词:偷税抗税 偷税罪 补充修改 司法机关 直接责任人员 罚金刑 情节严重 单位犯罪 国家税收 妨害公务罪 
依法审理经济犯罪案件 为加快改革开放服务
《人民司法》1992年第7期9-9,共1页罗佳良 吴秋林 
我们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打击经济犯罪的斗争中,在坚持从严惩处严重经济犯罪分子的同时,不断深化认识,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一、二审和再审对不构成犯罪的依法宣告无罪,为能人松绑,为改革者正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经济犯罪案件 宣告无罪 犯罪分子 打击经济犯罪 湖南省株洲市 开放服务 一审法院 社会效果 偷税罪 解放思想 
依法惩治偷税、抗税犯罪保障国家税收工作顺利进行
《人民司法》1992年第6期45-46,共2页赵沨 
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新近发布的,《关于办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税务局于1992年4月10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
关键词:国家税收 刑事案件 情节严重 司法解释 危害公共安全 偷税罪 追究刑事责任 税收秩序 直接责任人员 税务人员 
谈谈偷税案件证据的审查
《人民司法》1992年第5期24-26,共3页张桂林 
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违反税收法规,偷税、抗税,情节严重的,除按照税收法规补税并且可以罚款外,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偷税案件比较复杂,审查证据至关重要。由于偷税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认定此罪需...
关键词:案件证据 偷税罪 直接责任人员 证据材料 情节严重 审查证据 税收法规 证人证言 审查判断 被告人供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