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箭

作品数:48被引量:10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吴汉基蒋远大李晶蒋金伟赵宝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宇航总体技术》《海峡科技》《力学学报》《中国超硬材料》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宽诚教育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乘坐“电火箭”,飞向外太空
《大科技(科学之谜)(A)》2024年第6期8-9,共2页花落 
对现今的地球文明而言,燃料问题再也限制不了星际旅行,因为星际空间中遍地都是燃料。99%的宇宙被等离子体占领天空翻滚着阴沉的灰黑色云层,在云层内部,带电的水滴和冰晶繁忙地调整着队列,带有负电荷的水滴排列在云的底部,云层顶端则挤...
关键词:星际空间 外太空 水滴 电火箭 云层 正电荷 负电荷 等离子体 
火箭发动机推进与应用研究被引量:5
《上海节能》2021年第12期1370-1375,共6页伍赛特 
介绍了火箭发动机及常规航空发动机的推进原理,重点对火箭发动机的推进方式及相关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具体应用方式进行了详细描绘。考虑到航空宇航技术领域的方兴未艾,针对火箭发动机领域的技术研究及工程试验依然有着重要而深...
关键词:火箭发动机 运载火箭 化学火箭 电火箭 核火箭 
成果简报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21年第3期43-44,共2页 
金属所多项材料技术成果应用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中科院金属所多项材料技术成果在"天和"核心舱获得应用。其中,首次应用于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霍尔推力器腔体采用了由金属所研制的氮化硼...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 电火箭发动机 氮化硼 成果应用 电推进系统 控制精度 等离子体 空间站 
氮化硼、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成果应用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中国超硬材料》2021年第1期99-100,共2页
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多项材料技术成果在“天和”核心舱获得应用。其中,首次应用于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霍尔推力器腔体采用了由金属所研制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电推进...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 氮化硼 电火箭发动机 成果应用 电推进系统 空间站 控制精度 等离子体 
中国下一代运载火箭电气系统技术发展研究被引量:26
《宇航总体技术》2020年第2期13-24,共12页彭越 牟宇 宋敬群 
航天系统部专用技术项目(305060512).
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主要负责实现飞行过程及地面测试过程中的导航制导控制、参数测量、遥测遥控、供配电管理以及故障诊断功能,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总结梳理国外运载火箭电气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后续运载火箭的发展需求和技...
关键词:运载火箭 电气系统 综合电子 轻质化 多电火箭 智慧火箭 
新技术让卫星又“瘦”又安全
《军事文摘》2017年第8期34-35,共2页田立成 田恺 
小编的话:2016年11月3日,'实践十七号'卫星由'长征五号'火箭成功送入太空,它要在那里进行十余项新技术的搭载验证。今天我们介绍的就是其中两项新技术:LHT-100自励磁霍尔电推进系统和卫星充放电效应监测仪。看到这两个名称是不是觉得很...
关键词:卫星 监测仪 瘦身 自励磁 充放电效应 电推进系统 电火箭发动机 测电笔 
美国:科技消夏成学生暑假生活时尚
《中国德育》2016年第16期4-4,共1页
美国学生的暑假生活十分丰富,单从暑期培训机构的内容上划分,一般包括:科技、艺术、户外、体育、性格培养等,可谓种类繁多。而随着近年来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关于最新科技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美国中小学夏令营课程设置中。...
关键词:课程设置 美国学生 美国中小学 生活时尚 新兴科技 物质文化遗产 法治教育 教师资格 电火箭 游戏设计 
俄罗斯将研制深空探测等离子体火箭发动机
《航天器工程》2016年第4期138-138,共1页
据腾讯网2016年6月7日报道,俄罗斯科学生产联合集团动力机械制造科技委员会将着手无极等离子火箭发动机项目的研发.研究表明,各种类型的电火箭发动机最大功率不过100kW,而无极等离子体火箭发动机具有高效能、大功率的特点,符合深空探测...
关键词:离子火箭发动机 等离子体火箭 深空探测 俄罗斯 电火箭发动机 最大功率 科技委员会 机械制造 
2016年第一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国际太空》2016年第6期79-82,共4页徐映霞 
关键词:拜科努尔 发射日期 运载器 卡纳维拉尔角 国际空间站 国际太空站 航天公司 欧洲 电推进系统 电火箭发动机 范登堡空军基地 轨道平面 对地观测卫星 
中国首台电火箭研制成功
《太空探索》2015年第2期5-5,共1页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自主研制的中国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1月2日取得重要成果:电推进系统在试验中已突破6000小时,开关机3000次,具备确保该卫星在轨可靠运行15年的能力。这意味着我国的电推进系统进入实用阶段,由科研正...
关键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电火箭 电推进系统 卫星系列 遥感平台 深空探测器 自主研制 可靠运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