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作

作品数:674被引量:2385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世平徐恒张洪程沈维黄东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土壤耕作与春季灌水次数对冬小麦产量要素与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4
《节水灌溉》2021年第10期18-23,共6页辛秀竹 石怡彤 张璐鑫 甄文超 尹宝重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课题(2018YFD0300505);“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2012BAD04B06)资助。
2016-2019年小麦季,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实验站,以石麦15为供试品种,设4个处理:旋耕+春季2次灌水(RT2);深松+春季1次灌水(ST1);深松+春季2次灌水(ST2);旋耕+春季1次灌水(RT1),测定小麦开花与结实特性、灌浆和农田投入产出情况。结果表明...
关键词:海河平原 冬小麦 耕作 灌水 产量要素 经济效益 
土壤耕作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1
《中国农业科学》2017年第11期2129-2140,共12页周宝元 孙雪芳 丁在松 马玮 赵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103);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RRS-02)
【目的】改善土壤耕作方式和氮肥施用技术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浅旋、免耕和条带深松3种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和常规施肥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阐明其产量及氮肥效率差异形...
关键词:夏玉米 缓释肥 耕作方式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产量 
西北旱作农田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年第5期1146-1157,共12页侯贤清 李荣 贾志宽 韩清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1280);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29B03)资助
【目的】在雨养农业区,旱作区因连年翻耕而引起严重的土壤质量退化,使作物生产力下降,需定期改变其耕作方式。免耕深松隔年轮耕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耕层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氮的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对改善土壤性状和提高作物产...
关键词:旱作农田 土壤耕作 团聚体 有机碳 土壤水分 小麦产量 
土壤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及麦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7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6年第3期101-106,共6页王祥菊 周炜 王子臣 盛婧 陈留根 郑建初 张岳芳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2)
以扬麦16号为材料,研究常规翻耕秸秆不还田(CT)、少免耕秸秆不还田(RNT)、常规翻耕秸秆还田(CTS)、少免耕秸秆还田(RNTS)对小麦产量、麦季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CT、CTS...
关键词:小麦 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温室气体 增温潜势 
稻麦两熟制农田稻季温室气体甲烷及养分减排研究被引量:5
《江苏农业学报》2012年第5期1031-1036,共6页郑建初 陈留根 张岳芳 郭智 肖敏 刘红江 王子臣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14B12)
本试验研究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农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季甲烷排放的影响及自然降雨条件下稻季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季甲烷排放总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表现为麦季免耕+稻季翻耕>麦季免耕+稻季...
关键词:稻麦两熟 土壤耕作 甲烷排放 径流 养分流失 
整地时期对东北雨养区土壤含水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第5期254-258,263,共6页宋振伟 邓艾兴 郭金瑞 任军 闫孝贡 张卫建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9CB118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693);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4)
以东北雨养区春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春季和秋季2个整地时期对农田土壤含水量、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养分含量以及玉米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整地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与春整地相比增产8.7%(P<0.05)。秋整地处理下土壤水分状况得到...
关键词:土壤耕作时期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水分 玉米 产量 
应用耕作指数评价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第19期3999-4006,共8页徐尚起 张明园 孙国峰 汤文光 陈阜 张海林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1);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3)
【目的】采用耕作指数(TI)定量评价了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旨在为选择合理的土壤耕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试验始于2005年,在湖南省宁乡县设免耕(NT)、旋耕(RT)和翻耕(CT)3个处理,测定了2007、2008年水稻收获期0—20 cm...
关键词:土壤耕作 耕作指数 土壤质量 有机质 双季稻田 
施氮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土体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5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第2期129-135,共7页王激清 韩宝文 刘社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7B02-02);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9220903D);河北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张家口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811038C-3)
在冀西北春玉米种植区,对不同施氮量和耕作方式春玉米产量和土体硝态氮累积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对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建立的施氮量和春玉米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求得免耕1(玉米和大豆间作)、免耕2(玉...
关键词:氮肥用量 土壤耕作 春玉米产量 硝态氮累积 
稻麦两熟制农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季CH_4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第16期3357-3366,共10页张岳芳 郑建初 陈留根 王子臣 朱普平 盛婧 王亚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9B12;2006BAD02A15;2006BAD15B08);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3028)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农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季CH4排放的影响,为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对策。【方法】采用裂区设计,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麦季土壤耕作方式(免耕、旋耕和翻耕)和稻季土壤耕作方式(...
关键词:稻麦两熟 土壤耕作 CH4排放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田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2
《生态学报》2010年第5期1140-1147,共8页韩惠芳 宁堂原 田慎重 王瑜 王丙文 仲惟磊 李增嘉 田欣欣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6BAD15B07;2007BAD89B09-9);2008年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803-028)
于2008年夏玉米(Zea mays)生长期间,在连续5a秸秆全量还田的免耕、旋耕、耙耕、深松和常规耕作试验地中,研究了杂草总密度、优势杂草种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杂草生物量和夏玉米产量。调查共记录杂草种类13种,秸秆全量还田时,免耕显著提...
关键词: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杂草 夏玉米(Zea mays) 生物多样性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