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入渗特性

作品数:53被引量:58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孝义聂卫波冯浩赵文举毕贵权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学报》《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水科学进展》《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耕作模式对红壤坡耕地典型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4期44-52,共9页王道祥 李建兴 王建文 陈正发 颜科宇 胡燕梅 陶俊霖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201AT070272);云南省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面上项目(202301BD070001-033);云南省水利科技项目(2023BG204001);云南省作物生产与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2)。
以南方红壤区典型作物玉米为试验作物,设置顺坡垄作(Downslope ridge tillage,DT)、横坡垄作(Cross-slope ridge tillage,RT)、传统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CT)、覆膜耕作(Plastic mulching tillage,PM)4种耕作模式试验小区,利用环...
关键词:土壤入渗 耕作模式 红壤坡耕地 作物生育期 入渗模型 
生物质种类和添加量对肥液灌溉土壤入渗特征和养分运移的影响被引量: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585-592,共8页周英杰 刘艳伟 黄一峰 刘小刚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202101AT070125);昆明理工大学分析测试基金重点项目(2021T20110170);云南省高校特色作物高效用水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项目(KKPS201923009)。
【目的】探究添加不同生物质和添加量对肥液灌溉土壤入渗特征与养分运移的影响,为提升肥液灌溉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物炭(BC)、咖啡渣(CF)和甘蔗渣(SC)作为生物质添加材料,设置4个添加量(质量分数)水平T_(1)(0.5%)、T_(2)(1....
关键词:生物质 肥液灌溉 水肥 土壤入渗特性 养分运移 
喀斯特槽谷区岩层倾向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水土保持学报》2023年第4期83-93,共11页苟俊菲 张林星 石海龙 甘凤玲 刘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7355);重庆市科委科学研究项目(CSTB2022NSCQ-MSX1053);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QN202100518,KJQN202100542)。
为了解岩层倾向对喀斯特槽谷区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以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区顺/逆层坡为研究对象,分析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裸地(AL)、辣椒地(PL)、玉米地(CL)、林地(FL)、草地(GL)在顺/逆层坡的土壤入渗能力差异,并探讨土壤物理性质对...
关键词:岩层倾向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喀斯特槽谷区 
高吸水性聚合物γ-聚谷氨酸对砂壤土水分运移的影响
《海河水利》2023年第2期84-89,共6页陈琳 涂坤 姜庆飞 黄开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693426)。
高吸水性聚合物γ-聚谷氨酸(γ-PGA)又名纳豆胶,是一种节水材料和土壤改良剂,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γ-PGA施用量、施用深度和土壤容重对砂壤土水分入渗特性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累...
关键词:HYDRUS-1D模型 Γ-聚谷氨酸 土壤入渗特性 砂壤土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对土壤入渗影响及适宜模型研究被引量:7
《水土保持学报》2023年第2期67-75,共9页马雪燕 穆兴民 王双银 顾朝军 谭学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区地表产流机制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响应”(42077075,41671285)。
研究植被恢复条件下土壤入渗特性及模型适应性,可为流域生态治理和效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以延河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野外单环入渗法和数值模拟法,对比研究不同恢复年限下的刺槐林地、柠条灌木林地、次生草地和农地的表层以下土壤...
关键词:土壤入渗特性 入渗模型 植被恢复 延河流域 黄土高原 
植物修复模式对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2023年第4期55-60,共6页黄尚书 方巍 高磊 田园 孙耿 吕雪莹 揭雨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002205-3)。
为了明确植物修复模式对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以未治理的堆浸尾矿为对照(CK),设置堆浸尾矿种植皇竹草(T1)和堆浸尾矿种植脐橙(T2)2种植物修复模式,利用圆盘入渗仪观测各处理的土壤入渗特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关键词:植物修复 离子型稀土 堆浸尾矿 治理模式 土壤有机质 土壤质地 
微润灌施下不同氮肥浓度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2022年第15期81-88,共8页王瑞军 申丽霞 孟涵 李慧敏 孙雪岚 李京玲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03021224093,201901D111059)
以黏壤土为试材,采用室内土箱模拟试验,设定土壤容重为1.30g·cm^(-3)、压力水头为1.5m、微润管埋深为15cm、氮肥浓度为0(对照)、300、600、900、1200mg·L^(-1)的5组处理,研究了不同氮肥浓度下的水分入渗过程,以期得到微润灌溉施肥条...
关键词:微润灌溉 氮肥浓度 入渗 湿润体 
多尺度土壤入渗特性的变异特征和传递函数构建被引量:9
《农业工程学报》2022年第13期64-75,共12页冯正江 聂卫波 余淼 许坤鹏 马孝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9205);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金(20JS099)。
土壤入渗特性的变异特征具有明显空间依赖性和尺度效应,其多尺度上的参数估值是农田灌溉设计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该研究以在关中平原进行的52组双环入渗试验为基础,通过比较不同方法计算的标定因子对Kostiakov公式的标定效果,结合小波分...
关键词:入渗 土壤 回归 空间变异 标定 变异特征 小波分析 传递函数 
河套灌区畦田内不同位置土壤入渗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节水灌溉》2022年第2期1-6,共6页孙娜 李瑞平 苗庆丰 范雷雷 周利颖 李聪聪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02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69021,51839006)。
为明确河套灌区畦田田块不同位置土壤的入渗特性,通过野外试验和室内检测对试验区田块不同位置土壤理化性质和入渗过程进行分析,并基于土壤入渗模型对试验区田块不同位置的土壤入渗过程进行拟合,同时探讨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河套灌区 土壤入渗特性 土壤理化性质 入渗模型 畦田位置 畦首 畦中 畦尾 
辽西半干旱区典型城市土壤入渗特性被引量:7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0年第6期53-61,共9页李坤衡 吕刚 秦伟 马君蕙 李叶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河上游缓冲带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阻控作用研究”(41501548)。
为揭示辽西半干旱区典型城市土壤的入渗特性及影响因素,以阜新市为例,采用野外双环入渗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8种不同类型城市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入渗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入渗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阜新市城市土壤密度为1.23~1.44...
关键词:城市土壤 入渗特性 城市绿地 入渗模型 土壤水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