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利用

作品数:70被引量:770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敏高志强侯贤清王艳荣郭安红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免耕覆盖提升土壤水分利用和马铃薯产量的协同效应
《水土保持学报》2025年第1期120-129,共10页韩固 侯贤清 段瑞兵 马媛 刘亚楠 李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515);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AC03150,2023AAC03149)。
[目的]针对宁夏南部山区春旱与春寒并重、土壤有效耕层浅等问题,为探究免耕覆盖对提升土壤水分利用和马铃薯产量的协同效应。[方法]于2014—2016年连续3 a在秋作物收获后设置免耕覆盖秸秆(NJ)、免耕覆盖地膜(ND)、免耕不覆盖(NB)3种不...
关键词:降水年型 免耕覆盖 土壤水分 马铃薯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利用与小麦需水特性和产量影响研究
《中国种业》2024年第10期35-37,41,共4页孟自力 朱倩 倪雪峰 王祁 吕侠雷 闫向泉 朱伟 
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助项目(HARS-22-01-Z5);河南省农业(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项目(2022010103);商丘市科技计划项目。
气候变暖导致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潜在蒸散量显著增加,致使水分利用率显著降低,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耕作方式可以调控土壤中水、肥、气、热,对冬小麦产量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总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小麦需水...
关键词:耕作方式 小麦 水分利用 特性 产量 
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干旱区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作物杂志》2024年第2期97-104,共8页罗晓颖 房彦飞 胡冬平 唐江华 徐文修 王怀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448)。
为明确旱地小麦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土壤蓄水量及产量的影响,以播种方式为主区,设常规条播(C1)、起垄沟播(C2)、宽幅播种(C3)3个播种方式;播量为副区,设180(D1)、240(D2)、300(D3)、360(D4)kg/hm^(2)4个播量,研究其对旱地小麦土壤蓄水量、...
关键词:旱地小麦 宽幅播种 起垄沟播 播量 土壤水分利用 产量 
晋西黄土区油松和刺槐2种人工林内乔灌优势种的土壤水分利用及水分生态位特征被引量:8
《林业科学》2022年第6期1-12,共12页杨菲 林毅雁 陈立欣 韩璐 吴应明 喻雅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149,41877152);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01005)。
【目的】分析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内上层乔木优势种与下层灌木优势种在不同降雨事件下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和水分生态位变化特征,探究不同量级降雨事件下同一林分内上层乔木与下层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及对水分的竞争/互补关系...
关键词:生态位重叠度 土壤含水量 晋西黄土区 生态位特征 土壤水分 刺槐人工林 生态位宽度 油松人工林 
施氮量对干旱年探墒沟播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生态学杂志》2021年第11期3598-3607,共10页王志鑫 孙敏 任爱霞 林文 赵庆玲 张蓉蓉 李蕾 郝瑞煊 韩旭阳 高志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1-24);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KY20200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172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40105);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703D211001);山西农谷建设科研专项项目(SXNGJSKYZX201703);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小麦旱作栽培山西省重点创新团队项目(201605D131041)资助。
为明确旱地小麦不同播种方式的抗旱稳产效应,于2018—2019年(干旱年型)在山西闻喜旱地小麦试验基地开展旱地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探墒沟播、宽幅条播和常规条播)与不同施氮量(150 kg·hm^(-2)、210 kg·hm^(-2))对土壤水分、产量形成和水...
关键词:旱地小麦 探墒沟播 施氮量 土壤水分 产量 
华北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水势动态和水分运移规律被引量:8
《生态学报》2021年第14期5622-5631,共10页李奕然 马英 宋献方 杨丽虎 刘恩民 王胜宝 王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27)。
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有效缓解了我国北方水土流失等问题,但伴随植被生长和降水格局变化,水循环过程发生明显改变。土壤水分运动是水循环的关键过程,研究变化环境下人工林植被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对植被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1...
关键词:人工林 土水势 土壤水分利用 崇陵流域 
干旱年型深翻与探墒沟播对旱地小麦产量形成的贡献被引量:5
《作物杂志》2020年第6期116-122,共7页王会文 李蕾 余少波 王强 冯玉 任爱霞 林文 孙敏 高志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1-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1727);山西省优秀博士来晋工作奖励资金科研项目(SXYBKY2018044);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19L0385)。
为明确旱地麦田探墒沟播增产增效机理,2015-2016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小麦基地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休闲期耕作播种方式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消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麦田休闲期深翻利于蓄积降雨,提高底墒46.74mm,增产...
关键词:旱地小麦 休闲期深翻 探墒沟播 土壤水分利用 产量 
地膜覆盖和施肥对半干旱区苦荞土壤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草业学报》2020年第11期46-56,共11页方彦杰 张绪成 于显枫 侯慧芝 王红丽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 
国家自然基金(31760367);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计划(2019GAAS10)资助。
探究地膜覆盖和施肥对西北半干旱区苦荞土壤贮水量、阶段耗水量、植株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可为半干旱区苦荞抗旱增产、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于2015—2017年设置传统种植不施肥(TNF)、地膜覆盖不施肥(MNF)、地膜覆盖施...
关键词:苦荞 地膜覆盖 施肥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西和县山塬旱地果园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园艺途径
《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20期8-9,共2页周星谷 王海燕 
西和县旱作雨养农业的立地条件,要解决山塬旱地果园的生产瓶颈,唯有因地制宜,勇于探索,从提高果园土壤水分利用率入手,并集成综合园艺技术措施,才是发展果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山塬旱地 果园 水分利用率 途径 
宁南旱区沟垄集雨结合补灌对土壤水分利用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年第4期117-124,共8页杨震 董昭芸 卫婷 张鹏 贾志宽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旱作区抗逆稳产旱作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09B03)
为探明沟垄集雨结合不同时期补灌措施的集雨保墒效果,2013-2015年在宁南半干旱区设置不同补灌模式(全生育期不灌溉、前期(拔节期)补灌、后期(抽穗期)补灌、前后期均补灌)结合补灌方式(集雨补灌和传统畦灌),研究集雨补灌措施对土壤水分...
关键词:沟垄集雨 补灌 冬小麦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宁南半干旱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