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信号

作品数:15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学光居颂光居颂文王凤鸣仇红霞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医药》《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叶绿体蛋白CV调节质体逆向信号的研究被引量:3
《植物生理学报》2020年第7期1553-1560,共8页唐钰莹 刘阳轩 潘婷 魏明 马欣荣 汪松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354)。
叶绿体在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受到细胞核基因的调控,同时叶绿体也会通过某些信号分子调控细胞核基因的表达,这些来自叶绿体的信号被称为质体的逆向信号。定位于叶绿体的叶绿体囊泡化蛋白(chloroplast vesiculation,CV)在衰老或受到非...
关键词:叶绿体 逆向信号 高光胁迫 叶绿体蛋白CV 
CD137信号及CD137L逆向信号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6期557-560,共4页殷云杰 仲威 严金川 
近年研究显示,炎症一免疫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刺激分子CD137及其配体CD137L相互作用是激活T淋巴细胞的关键第二信号,参与细胞的免疫应答、免疫耐受等多种反应。CDl37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
关键词:CD137L 动脉粥样硬化 逆向信号 T淋巴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免疫反应 共刺激分子 CDl37 
UCP2介导的线粒体逆向信号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产生
《生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5期398-398,共1页邓嘉成 
肿瘤细胞在恶性的进程中会将能量产生途径从氧化磷酸化转变为糖酵解,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是如此。这一过程又称瓦伯格效应,而翻转这一效应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广谱策略。本文的研究人员将立足点放在了肿瘤细胞中的解偶联蛋白2(...
关键词:线粒体呼吸 抑制肿瘤 细胞增殖 解偶联蛋白2 信号 逆向 介导 肿瘤细胞 
4-1BBL单克隆抗体激发U937细胞NF-κB的核转位及4-1BBL/CD28同型异构分子共定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年第5期1121-1125,共5页张蔚 仇红霞 田甜 陈纬凤 王菊娟 杨向绸 许戟 段丽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070456;81270652);六大高峰人才(编号2010-WS-019);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编号20120201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编号JX10231801)
本研究探讨共刺激分子4-1BBL逆向信号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中的分子机制。选择U937细胞株作为靶细胞,与鼠抗人4-1BBL激发型单克隆抗体1F1(mAb 1F1)共培养。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U937细胞株上NF-κB核转位及4-1BBL分子与...
关键词:4-1BBL 逆向信号 U937细胞株 NF-ΚB CD28同型异构体 
4-1BBL逆向信号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的促生长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第5期731-734,共4页汪娟 居颂光 傅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项目资助(RC2007074);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YJS0914);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1000912);青蓝工程资助(2010)
目的探讨4-1BBL逆向信号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的促生长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U266细胞株表面4-1BBL分子的表达;采用抗人4-lBBL单抗(1F1)激发4-1BBL逆向信号,通过细胞计数及MTT法观察U266细胞增殖;...
关键词:4-1BBL 逆向信号 多发性骨髓瘤 白细胞介素-6 
EphB4/ephrinB2逆向信号对RAW264.7破骨细胞分化中PDZ结构域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1年第5期464-472,共9页毛英杰 黄旭 赵鹃 史月华 谷志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958);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Y2100333)资助项目~~
Eph受体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家族中最大的亚家族,ephrin(Eph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是其配体,它们是膜结合蛋白,相互依赖进行信号转导.内居蛋白(syntenin)与Pick1属于PDZ结构域(PSD-95/Dlg-/Zo-1 domain)蛋白,报道称能与ephrinB配体结合,但...
关键词:EPHB4 EPHRINB2 内居蛋白(syntenin) Pick1 RAW264.7细胞株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诱导骨髓来源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特异性分泌IL-6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第3期220-227,共8页唐古生 吴君 丁庆莉 沈茜 
目的:分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可溶性融合蛋白(ICOSIg)能否向不成熟DCs传递逆向信号及其性质。方法:以流式细胞仪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DCs表型分子改变;以ELISA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变化;以RT-PCR检测各组DCs细胞内细胞因子及受体、趋...
关键词: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不成熟树突状细胞 逆向信号 IL-6 
4-1BBL介导逆向信号在HL-60细胞对淋巴细胞活性影响中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337-339,342,共4页张克昌 吴俊英 王慧 李柏青 陈庆书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KJ2007A097)
目的:观察4-1BBL介导逆向信号对HL-60细胞表达肿瘤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以及阻断4-1BB/4-1BBL信号前后的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凋亡诱导作用的影响,探讨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4-1...
关键词:肿瘤/免疫学 4-1BBL HL-60细胞 淋巴细胞活化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4-1BBL在人高转移性肺癌细胞株95D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年第4期486-488,共3页顾德学 王萃 张维延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4-1BBL在人高转移性肺癌细胞株95D细胞的表达并在体外分析4-1BBL逆向信号对95D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及RT-PCR检测4-1BBL分子在95D细胞中的表达,进而在体外采用可溶性4-1BB-Ig融合蛋白激发4-1...
关键词:4-1BBL 肺癌 逆向信号 共刺激分子 
GL50分子在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上的表达及其逆向信号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成熟的促进作用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第4期505-509,共5页王凤鸣 刘彤 孙静 胡益洲 王旭东 张学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471609);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04KJB310124)
目的分析GL50在不同分化时期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s)上的表达,探讨GL50信号对Mo-DCs的生物学作用。方法用Ficoll密度离心及贴壁法获得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常规方法诱导,并分别加入丝裂霉素处理的mock-L929和ICOS-L929...
关键词:GL50 树突状细胞 逆向信号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细胞因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