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萃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更多>>
发文主题:分子生物学血小板聚集共刺激分子ACS阿司匹林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资讯》《中国校外教育(上旬)》《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科技创新导报》更多>>
所获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RSPO1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株的构建及其促进肠隐窝的生存和增殖作用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年第15期1878-1881,共4页王萃 陆婷 居颂文 居颂光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BK2012621);苏州市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SZS201620)
目的构建表达RSPO1的间充质干细胞株,并检测其在肠上皮生存和更新中作用。方法将表达人RSPO1的重组表达载体p EGZ-TermR/RSPO1及辅助病毒p HIT456和p HIT60共转染293T细胞,收取上清后感染小鼠细胞系C3H10 T1/2,而后经G418抗性筛选、细...
关键词:肠上皮 肠隐窝 WNT途径 
关于分子生物学开放实验室教学的探讨与实践被引量:3
《科技资讯》2017年第16期184-184,186,共2页王萃 
开放实验室是一种新颖的实验教学模式,用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创造力。该文针对分子生物学开放实验室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开放实验室 生物教学 探讨 实践 
关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考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A01期927-927,930,共2页王萃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作为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延伸,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习成效.基于此,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当地增加开放性综合大实验占比,灵活将...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实验课程 课程改革 
浅谈生物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准备工作被引量:3
《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11期223-224,共2页王萃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课,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而实验准备是这座桥的支柱,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该文从如何做好实验准备进行思考,有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好的参考。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 分子生物学 实验准备 
一株鼠抗人B7-DC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鉴定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7年第1期36-40,共5页王萃 陈永井 
目的 研制鼠抗人B7-DC分子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高表达人B7-DC分子的L929/B7-DC基因转染细胞株为免疫原,常规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融合,制备鼠抗人B7-DC单...
关键词:B7-DC 单克隆抗体 共刺激分子 
脑室注射哌仑西平减弱应激所致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重调定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第6期897-901,共5页王萃 赵红芬 杨振 王国卿 
苏州大学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Q4134808);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计划SYS201010)
目的探讨中枢胆碱能M_1受体在应激条件下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CSR)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非应激组(n=12)和应激组(n=12),后者接受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击,每日2次,每次持续2h。应激1周的SD大鼠,经筛选、麻醉后孤离双侧颈...
关键词:应激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重调定 胆碱能M_1受体 侧脑室 平均动脉压 LOGISTIC方程 
抗血小板药物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5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年第1期167-169,共3页王萃 艾尼瓦尔 
近年来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以及粥样斑块破裂所诱发的急性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两个最主...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氯吡格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