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离子

作品数:497被引量:162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福义王维平李新华曾光明卢会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化学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洋刀豆脲酶与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化学学报》2011年第20期2427-2433,共7页吕婧 蒋勇军 俞庆森 邹建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803063);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No.2010A610024)资助项目
通过洋刀豆脲酶抑制剂的筛选实验得到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化合物2-乙酰基-γ-丁内酯(COM),其半数抑制浓度在微摩尔浓度级别(IC50=375μmol·L-l).在此基础上,使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方法研究洋刀豆脲酶与抑制剂乙酰氧肟酸(A...
关键词:洋刀豆脲酶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MM_GBSA 镍离子 
基于一次性薄层色谱电极高选择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Ni(Ⅱ)的研究被引量:1
《化学学报》2006年第15期1553-1558,共6页李桂新 郑行望 熊海涛 章竹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57504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3B14)资助项目.
基于一种新的电极制作方法,研制了具有薄层色谱分离功能的一次性薄层色谱电极.结合该电极的分离、保留分析物于电极表面一定空间区域的色谱分离能力与电极表面电化学发光信号的空间分辨能力,实现了分析物的高效分离与原位高灵敏度电化...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 一次性薄层色谱电极 鲁米诺 镍离子 
Zn^(2+),Cu^(2+)及Ni^(2+)对二甲双胍的配合作用及降血糖活性研究被引量:4
《化学学报》2004年第8期783-788,共6页朱苗力 卢丽萍 杨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2 0 1 71 0 31 );山西省青年基金 (No.2 0 0 1 1 0 0 7); 2 0 0 2年山西省归国留学基金资助项目
二甲双胍盐酸盐、硝酸盐及与Zn2 + ,Cu2 + ,Ni2 + 三种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结构特点、电荷分布和二甲双胍配合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影响的研究表明 :Zn2 + 配合物表现为较为少见的单齿配位 ,而Cu2 + ,Ni2 + 配合物表现为双齿配位 ....
关键词:二甲双胍 配合作用 降血糖活性 铜离子 锌离子 镍离子 电荷分布 金属配合物 糖尿病 
金属离子Cu^(2+),Co^(2+),Ni^(2+)的微芯片电泳分离及化学发光检测被引量:8
《化学学报》2003年第6期885-888,共4页苏荣国 林金明 屈锋 高云华 陈志锋 
国家高技术发展863计划 (No.2 0 0 1AA630 50 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No.2 0 1 2 55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50 2 730 4 6)资助项目
根据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的通用实验装置图 ,设计并通过标准光刻技术 ,湿化学刻蚀及热键合技术制作了玻璃微芯片 .在该芯片上将毛细管电泳分离与化学发光检测相联用 ,鲁米诺和H2 O2 化学发光反应溶液通过实验室自制的微流泵输送 .对所用...
关键词:过渡金属离子 玻璃微芯片 毛细管电泳 分离 化学发光检测 铜离子 钴离子 镍离子 
过渡金属离子与烷烃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镍离子与丙烷反应中甲烷的还原消除机理被引量:1
《化学学报》2001年第9期1406-1412,共7页张冬菊 刘成卜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用量子化学方法在B3LYP/6-311++g(3df,3pd)水平上研究了Ni+与C3H8的反应,获得了[Ni,C3,H8]+基态(双重态)势能面上CH4还原消除的详细机理.结果表明:该势能面上CH4消除反应经历两个基元步骤:Ni+首先通过C-C活化过渡态形成插入型中间体,然...
关键词:过渡金属离子 烷烃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热 镍离子 丙烷 甲烷 还原消除机理 
博莱霉素与DNA在镍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被引量:9
《化学学报》2001年第6期836-841,共6页胡劲波 黄清泉 李启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项目
博莱霉素(BLM)在0.1 mol/L HOAc-NaOAc缓冲溶液(pH4.62)中,在Ni/GCE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有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为-1.16 V(vs.SCE),峰电流与BLM浓度有关.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体系的行为表明,体系为具有加速作用的不可逆过程.是...
关键词:镍离子 化学修饰电极 博莱霉素 离子注入 伏安行为 表面分析 抗癌药物 相互作用 DNA 
金属-血清蛋白的结构研究 Ⅲ.Ni^(2+)离子诱导的HSA和BSA的缓慢构象变化(英文)被引量:10
《化学学报》1998年第7期662-667,共6页梁宏 欧阳砥 胡绪英 太俊哲 贺进田 周永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27102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用紫外光谱观察到Ni^(2+)离子与人或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有显著的滞后效应,表明Ni^(2+)离子的结合可以诱导入或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从对Ni^(2+)离子有较弱亲和力至较强亲和力构象态的缓慢变化(T-R转化);这一构象变化为试样的旋光能力随时...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 滞后效应 构象变化 镍离子 相互作用 
镍负载硅酸铝催化剂上丙烯齐聚反应 Ⅲ.镍离子与丙烯分子的相互作用被引量:5
《化学学报》1993年第3期289-295,共7页菅盘铭 阎子峰 王秋莹 许言和 朱超 翟应离 
为了探明在Ni(Ⅱ)/SiO_2-Al_2O_3催化剂上丙烯齐聚反应诱导期的成因及活性中心的本质,考察了反应过程中镍离子与丙烯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现反应诱导期随着催化剂预抽空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也随着丙烯预处理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用ESR、XP...
关键词: 硅酸铝 催化剂 丙烯 齐聚 
注入镍离子提高钛阴极催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化学学报》1991年第5期442-445,共4页张季爽 王蓉晖 吕瑶姣 冯汉明 杨进全 柳襄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离子束开放实验室基金资助的项目
本文研究了注入镍离子的钛电极在5%NaCl-0.01mol·dm^(-3)HCl溶液中H^+的阴极还原反应.采用电化学方法及AES,XPS,TEM等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表面元素分布、化学价态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发现该类电极对H^+的还原反应具有比纯Ti高得多的...
关键词:镍离子  阴极 催化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