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经济

作品数:41被引量:9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炜赵健伍玉振邓纯宝李金铮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大商学评论》《农村经济与科技》《书城》《中国报道》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副业主业化”:近代宁绍地域农家经济
《兰州学刊》2024年第11期33-48,共16页邵钢锋 
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至民国长江三角洲沙地社会生态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4BZS071)阶段性成果。
近代宁绍地域极具空间差异的农家经济结构,一方面固然是宁绍自然环境比较优势和传统习惯的延续与发展,另一方面与近代中国埠际贸易以及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代表旅沪浙商群体紧密相关。近代旅沪浙商在两地航运业、银钱业的不断开拓与深耕,...
关键词:埠际贸易 副业主业化 旅沪浙商 商业资本 
清代民国闽东耕牛文书初探
《中国农史》2024年第5期92-105,共14页黄忠鑫 朱亚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闽东文书的整理与研究”(20&ZD214)。
耕牛作为农业社会的重要生产资料,民间买卖较为频繁,闽东文书有不少关于清代民国时期耕牛交易和管理的记载。契约中常常存在当卖与承养同时签订的现象。当牛或卖牛代表了处置权的转移,承养关系的确定,实现了收益权和使用权的分割。当牛...
关键词:闽东地区 耕牛 农家经济 契约文书 
美丽磐安践行“两山”理念铺展新画卷
《中国报道》2022年第10期124-125,共2页焦峰华 马玉熙 祝雨倩 
经过蜿蜒崎岖的山间小道,沿着一路秀丽的山色景观,就来到了700米高山上的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三亩田村,村庄不大,但房子别致,一排排小洋楼和绿色葱郁的山色形成呼应。三亩田村党支部书记鲍先进说,村里共24户人家,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16...
关键词:农家经济 浙江省金华市 三亩 改革开放后 房子 自然环境 磐安县 
民国时期贵州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基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分析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13期181-182,195,共3页程研 
农家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农民生活水平是反映农家经济状况的核心内容,也是能够折射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世纪30-40年代,因军阀反土司势力之残存,贵州地区地权分配呈不均之态,农户经营农业成本高昂,所以农...
关键词:民国时期 贵州 农家收支 农民生活 
美棉入晋与近代山西的农业生产、农家经济(1907~1937)被引量:2
《农业考古》2018年第4期72-83,共12页郭志炜 郭慧敏 
在清末,清朝廷即注意到美棉的优势,要求各地改良棉种。但是山西的美棉推广主要是在阎锡山时期完成的。在阎锡山入主山西后,实行"六政三事",积极推进美棉的种植,同一时期国内纺织业异常繁荣,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山西美棉的推广成...
关键词:山西 美棉 农业生产 种植结构 
灾荒、地权转移与阶层流动——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中9村为中心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8年第4期139-146,共8页赵牟云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名称"近代关中地权结构及其演变"(批准号:2017CSZ018)
关中9村农家经济变迁资料显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大旱灾对关中农村的地权转移具有双重影响,即在受灾农村社区内部土地占有的分散化,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整个社会层面土地占有的集中化。两者从不同侧面加重了小农经济的恶化,以凤翔5村...
关键词:灾荒 地权转移 阶层流动 农家经济 
改烟植棉:近代陕西禁烟与作物替代
《农业考古》2018年第1期182-191,共10页卢徐明 
农家作物种植选择,恒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在近代陕西,鸦片种植有着丰厚的利益,是农家经济赖以维持的重要基础。同时,鸦片种植对当地社会经济各方面也产生了很大危害,各界遂多将改烟植棉作为解决禁烟后烟农生计的理想途径。由...
关键词:近代陕西 禁烟 作物替代 棉花种植 农家经济 
民国时期青海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以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心被引量:2
《青海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121-129,共9页袁亚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湟民族走廊经济关系史研究>(批准号:12XMZ005)阶段性成果
农家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既能看到农民的生活程度,又能够折射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20世纪30-40年代,青海农村经济凋零,农家经济极为贫困,这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情况基本相同,但是青海自古就是中原地区与青藏地区政治、...
关键词:民国时期20世纪30~40年代 青海 农民生活 农家收支 农家经济 
“封建剥削”抑或“民族压迫”:近代民族地区农家致贫因素再讨论——以苗疆为例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12-116,共5页李飞龙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DJ024);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点项目(14SSD006)
近代以来,围绕农家贫困的原因就一直争论不断,苗疆可为此讨论提供民族地区的例证。清以来,在苗疆经济曲折发展的背景下,近代苗农生产生活的贫困状态已经日常化。在致贫因素中,苗疆内部的阶级矛盾并不突出,土地的占有相对分散,地租的剥...
关键词:近代 苗疆 农家经济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农家经济、市场变迁与制度转型——以苏南为中心的考察
《财经研究》2011年第9期49-58,共10页张一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CDJ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09YJC790181);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2010ELS001);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局稳定和经济恢复改善了农民的收支水平和购买力,然而通过市场增收的途径逐渐受到限制,苏南农户的农副业收入仍占主导地位,农家经济并未产生结构性变化。国家期望通过土改提升农业水平支持工业发展与增强国力,但却面...
关键词:新中国 农家经济 市场变迁 资源配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