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性状

作品数:29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银萍魏鹏程李娟杨亚春宋丰顺更多>>
相关机构:孟山都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云南省烟草公司丽江市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稻米》《青海农技推广》《中国种业》《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肥料运筹对春青稞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2年第6期44-49,共6页周素婷 和玉珍 此里央宗 此里卓玛 木玉霞 
国家现代农业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5)。
为筛选出适合云南省迪庆高原坝区春青稞的最佳施肥方法,以春性青稞品种迪青7号为供试品种,研究10种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青稞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产量影响较大,产量变幅为2230.05~3680.25 kg/hm^(2),以第9...
关键词:肥料运筹 春青稞 产量 农业性状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害预防控制措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1年第10期196-198,共3页贾学臣 杨涌 吴雪峰 邹刚 
本文主要是从玉米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开始分析,提出在吉林省部气候土壤条件下,提高玉米产量的新型种植技术,列举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几种常见病害现象,提出预防与处置方法。为当地推广示范以玉米为种植主体的大规模农业种植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玉米农业性状 高产种植技术 农业病害防治 
小麦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的多元分析被引量:1
《新农业》2021年第12期46-46,共1页葛鹏 范秀君 
1研究小麦农艺性状与品质特征的方法根据国家的统一标准,在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小麦不同方面的内容来对品质特征进行有效的分析,主要调查小麦的锌、含钙量、蛋白质含量以及粉质和拉伸等不同的参数。在对小麦农业性状与品质特征...
关键词:蛋白质含量 品质特征 品质特性 主成分分析 多元分析 聚类分析法 农业性状 含钙量 
凤阳地区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3
《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第23期84-87,共4页沈庆荣 
为明确凤阳地区夏玉米农艺性状对籽粒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玉米杂交种的农艺性状和穗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性状对产量的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秃尖度>出籽率>穗长>行粒数>总叶数>株高>...
关键词:玉米 杂交种 关联度 农业性状 产量 
大兴安岭地区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相关分析被引量:2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年第8期8-11,共4页杨书华 张雅奎 李功义 孙超 杜升伟 石立航 
农业林业创新基础研究资助项目
为推广种植优良的玉米品种,以10个早熟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各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品比结果、各主要农艺性状间与其产量关系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玉米生育期的9个性状中,对产量的贡献排名由小到大依次为生育期、秃尖、...
关键词:早熟玉米 品种(品系) 农业性状 产量 相关分析 
不同留叶数和打顶时间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第3期36-38,共3页陈建锋 杨杰 唐波 李贝思 
在丽江市玉龙县中兴村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和打顶时间对丽江津巴布韦特色烤烟KRK26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数越少,越有利于烟草的生长发育及上等烟比例的提高,打顶时期在50%现蕾时,留叶数18片产量、产值最高,与留叶数22片相比,产量...
关键词:烤烟 留叶数 农业性状 产质量 
不同灌溉方法对丽江津巴布韦特色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第1期36-37,40,共3页陈建锋 杨杰 唐波 李贝思 
该文研究了不同灌溉方法对丽江津巴布韦特色烤烟品种KRK26的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充足烟株生长稳健,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均增加,在此试验得出,采用隔沟轮换走水,降膜1次,团棵1次,旺长2次的灌溉方法相对适合丽江津巴布韦特色烤烟...
关键词:烤烟 灌溉 农业性状 产量 质量 
野生大豆中发现新的耐盐基因
《粮油加工(电子版)》2014年第8期83-83,共1页
由香港中文大学、华大基因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野生大豆W05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通过对野生大豆重要农业性状关联基因研究,发现了新的耐盐基因。
关键词:耐盐基因 野生大豆 香港中文大学 测序工作 全基因组 农业性状 
野生大豆中发现新耐盐基因
《食品开发》2014年第4期72-72,共1页
由香港中文大学、华大基因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野生大豆W05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通过对野生大豆重要农业性状关联基因研究.发现了新的耐盐基因。7月10日.最新研究成果于《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
关键词:耐盐基因 野生大豆 香港中文大学 测序工作 全基因组 农业性状 研究成果 
科学家通过对野生大豆基因研究发现新型耐盐基因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第22期I0008-I0009,共2页刘传书 
由香港中文大学、华大基因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野生大豆W05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通过对野生大豆重要农业性状关联基因研究,发现了新的耐盐基因。
关键词:耐盐基因 野生大豆 大豆基因 科学家 香港中文大学 测序工作 全基因组 农业性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