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转非

作品数:1268被引量:951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绍友何微微李宁秀沈东高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市民化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变化的影响
《人口与经济》2025年第2期119-138,共20页许岩 付小鹏 杨振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转非’人口的劳动力市场融入研究”(20CRK006);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转非’人口的就业质量研究”(24SKJD112)。
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人口在就业质量上的巨大差距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市民化前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会呈现出怎样的演进趋势呢?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利用Neumark分解、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分解以及倾向得分匹...
关键词: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 农转非 就业质量 
户籍制度改革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
《中国农村经济》2025年第1期114-133,共20页毛盛志 王军辉 张吉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户籍制度约束下的搬迁扶贫、人口迁移与代际流动”(编号:7217309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近四十年香港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变化趋势研究”(编号:72073108);招商局慈善基金会项目“何为而治——中国当代社会治理研究”。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消费的特征事实,创建一个包含户籍制度和内生移民决策的理论框架,从迁移决策与落户选择、生育与教育支出、居住成本和社会保障等维度,探讨户籍制度改革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本文利用2013-2021年的5轮中国家庭金...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居民消费 户籍制度改革 农转非 OLG模型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社区》2024年第18期44-45,共2页罗丹 
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万寿山社区成立于2002年4月,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06户、6500余人,是农转非人员集中的安置小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党组织引领作用不强、群众自治积极性“大合唱”不...
关键词:基层治理 两江新区 安置小区 整体文化素质 常住人口 万寿山 引领作用 农转非人员 
“农转非”人口政府照护责任认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社会》2024年第4期208-239,共32页臧雷振 徐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项目号22&ZD028)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户籍改革持续深入,中国数亿人口经历了“农转非”过程,深入分析“农转非”人口的福利态度,可拓展对福利态度与福利制度、人口迁移间关系的讨论。本文对CGSS数据的分析发现:“出身乡土、告别农村”的“农转非”人口的政府照护责任认...
关键词:“农转非” 福利态度 福利伦理 福利制度 政府照护责任认知 
“农转非”早落户的就业回报——基于教育人力资本视角的分析
《人口与发展》2024年第4期119-131,共13页汪润泉 严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社会保险费率调整与就业促进的互动机制研究”(71904076);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家庭支持政策促进女性就业-生育平衡的机理、效果与制度设计研究”(23YJC63017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项目“长期护理保险的就业促进效应研究”(2022M710730)。
探讨市民化人口的就业回报是检视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窗口。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从教育人力资本视角实证检验个体早年“农转非”经历对成年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早年获得非农户口能够显著改善成年期的就业质量,且IP...
关键词:农转非 就业质量 就业回报 教育 
内源与嵌入:乡村治理精英的供给探索——《“农转非”群体参与村庄治理研究——湘中胜村的表述》引发的思考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年第12期207-209,共3页李世敏 郭源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SH082)。
王前博士的《“农转非”群体参与村庄治理研究——湘中胜村的表述》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采用“案例叙述—理论解释”的方式对胜村“农转非”群体参与村庄治理的具体事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提炼出“农转非”群体参与村庄治理的行动逻辑...
关键词:乡村治理精英 “动员领袖” 可持续供给 
我经历的从“半家户”到福利分房
《世纪》2024年第3期83-83,共1页许琴 
“农转非”这个昔日的热词,如今已成为历史,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曾经有过长达7年之久“半家户”户龄,每每回想起那一段经历,总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20世纪80年代前后,居住在城市里的“半家户”真不少。绝大多数是回城知青,他们...
关键词:福利分房 在城市里 结婚生子 家户 知青 刻骨铭心 农转非 20世纪80年代 
敦是敦非?四个家庭教育孩子的四种操作
《青少年与法》2024年第2期33-34,共2页莫测 
一父亲:铸造工人。母亲:农转非之后,从事环卫工作。独生女儿田田高中毕业后,说一定要出国留学,否则不参加高考。平常,田田在家中是武则天,父亲和母亲,都是她俯首贴耳的臣民。稍有不从,就会被她责斥。如果心情不好,还会骂人、砸东西,家...
关键词:环卫工作 出国留学 家庭教育 武则天 俯首贴耳 骂人 嘉陵江 农转非 
向上流动的红利:农转非子女学业优势分析
《复旦教育论坛》2023年第6期72-79,共8页沈慧 崔盛 
城市户籍居民中的农转非群体出身农村但获得了城市户籍,经历向上流动后兼具较高的阶层地位与强烈的进取精神。研究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追访数据,比较农转非子女和城市子女的学业成就差异,以及其学业成就的生成机制,发现农转非父母...
关键词:农转非子女 学业成就 教育模式 阶层地位 进取精神 
依托五个“百姓”平台 赋能社区思政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3年第8期62-62,共1页 
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唐桂社区是典型的以农转非安置小区为主体的社区。曾于2017年起先后荣获“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和谐示范社区”“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称号。近年来,社区依托五个...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先进基层党组织 安置小区 重庆市江北区 群众主体作用 老年友好型 社区思政 农转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