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

作品数:24978被引量:29740H指数:4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何黎李红毅朱学骏杨雪琴张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运用升降散治疗孔窍部位皮肤病经验
《北京中医药》2025年第1期106-109,共4页马胜南 张萱 孙占学 张莉莉 李林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
孔窍部位皮肤病是指发生在头面七窍、前后二阴及周身汗孔部位的皮肤、黏膜及附属器疾病。气机升降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需通过内在枢纽(脏腑),循行道路(三焦玄府),与外在门户(孔窍)调节...
关键词:气机升降理论 升降散 孔窍部位皮肤病 三焦玄府 调理气机 
张立平从脾胃论治难治性痤疮的经验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1期33-35,40,共4页崔丽玉 张欢 赵玉清 马丽娜·阿新拜 张立平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2181)。
介绍张立平教授从脾胃论治难治性痤疮的经验。张教授临证中发现难治性痤疮患者的病因多见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失司,升清降浊不足,在外则肌肤失养,腠理闭阻,在内则阴火内生,上炎于表,而生痤疮,为里虚表实之证;治疗当补脾气虚之不足,清在表...
关键词:痤疮 皮肤病 中医药疗法 补气清表 专家经验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藤类中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中药与临床》2024年第6期42-46,53,共6页刘茜玮 于鸿妲 吴豆豆 刘家邑 蔡锐 代博文 白彦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444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202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课题(ZJKT2023113)。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归纳藤类中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特点及用药规律,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研究整理归纳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医典》中含有藤类中药治疗皮肤病的方剂,之后运用“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3.0”软件对资料中的疾...
关键词:数据挖掘 藤类中药 皮肤病 
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探讨白彦萍治疗皮肤瘙痒诸症的经验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1期82-85,共4页吴豆豆 陈柏林 蔡锐 刘家邑 刘茜玮 周相男 白彦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715281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支持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1〕203号)。
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探讨白彦萍教授治疗皮肤瘙痒诸症的经验。白教授临床诊治皮肤瘙痒诸症常着眼于风血辨证。从疾病成因、病因论治及用药方法均可见“治风先治血”之法的运用。并附验案2则。
关键词:皮肤病 瘙痒症 神经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 治风先治血 中医药疗法 专家经验 
基于“土郁夺之”论治皮肤病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0期5334-5338,共5页陈柏林 张维明 董晓宛 杨皓瑜 余中光 白彦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07444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支持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1]203号)。
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都发现脾与皮肤生理病理相关,调节肠道菌群是治疗皮肤病的有效方法,研究也证实理脾中药治疗皮肤病的有效性。因此文章提出“土郁夺之”治疗皮肤病的学术思想。“土郁”,指脾胃湿邪郁阻,脏虚不运,多本虚标实,“夺之”...
关键词:中医 中药  肠道 皮肤病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价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10期0065-0068,共4页刘秉哲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间收治的92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有46例,参照组患者应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
关键词:消风汤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临床效果 
赵炳南荆防方治疗风热血热型瘙痒性皮肤病探析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31-34,共4页何治宏 杨顶权 张虹亚 张慧丽 张丰川 
安徽省张虹亚名老中医工作室项目(卫办秘〔2016〕280号)。
荆防方是由赵炳南所创,常用于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经验方。瘙痒性皮肤病的病因主要有风、湿、热、虫、瘀等,风盛则痒,血热化燥,燥则生风,形成风热血热交互的证候,引起皮肤瘙痒。多种瘙痒性皮肤病存在风热血热的共同病机,荆防方具有祛风...
关键词:赵炳南 荆防方 瘙痒性皮肤病 风热血热 
钱文燕辨治银屑病经验采撷
《现代中医临床》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宋京泽 钱文燕 孟闫燕 
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No.京中医科字[2021]169号)。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诱发因素众多、机制复杂,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并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钱文燕教授认为银屑病的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热、瘀、毒;从物质层面而言涉及气血水,以血分为主...
关键词:银屑病 皮肤病 名医经验 钱文燕 
甘温除热法治疗皮肤病经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4年第2期111-112,共2页陶冶 白彦萍 
甘温除热法是中医补法之一,属于热因热用的反治法范畴。然而临床皮肤病多以"湿、热、瘀、毒"为外在表现,因此诊疗常用清热解毒祛瘀等法,甘温除热法较少在皮肤病治疗中被提及与运用。更有医家指出皮肤病临床诊治当以“驱邪为先,慎用补法...
关键词:皮肤病治疗 甘温除热法 反治法 热因热用 顽固性皮肤病 补法 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 
皮肤病血毒丸治疗寻常痤疮湿热夹毒证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李红毅 马万里 林欢儿 朱铭华 许荣煌 王帅帅 杨志波 
目的观察皮肤病血毒丸治疗寻常痤疮湿热夹毒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120例中度寻常痤疮患者给予皮肤病血毒丸单药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皮损程度、生活质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4周...
关键词:皮肤病血毒丸 寻常痤疮 湿热夹毒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