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

作品数:24978被引量:29740H指数:4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何黎李红毅朱学骏杨雪琴张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中医皮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栗锦迁教授从瘀论治皮肤病经验
《西藏医药》2025年第1期180-182,共3页郭涛 李琳 栗锦迁 
《说文解字》云:“瘀,积血也”。瘀血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人体病理产物之一,又是引起诸多临床病证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瘀血为核心的血瘀理论是中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1]。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研究者们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应用于...
关键词:中医学说 从瘀论治 中医治疗 皮肤病 现代医学 蛋白质组学 栗锦迁 基因组学 
基于“脉息-运气-经典方”辨治皮肤病思路探讨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1期253-256,共4页张益琳 孙淑娜 王龙艳 孙中华 张子晨 纪云 王冬阳 张晓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2104391);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项目(No.tsqn202211360);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No.Z-2023023);山东省妇幼保健院专项资金科研课题(No.YJKY2022-036)。
皮肤病种类繁多,病程缠绵,对患者生理、心理都有较大影响。张晓杰教授以阴阳为纲,遵循天人相应,重视脉诊,善用“脉息-运气-经典方”思路。以脉息辨少气、平人、脉躁,结合五运六气理论,从平调脏腑、启玄府调津液、调腠理和营卫角度,运用...
关键词:皮肤病 脉息 五运六气 经典方 辨治 思路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藤类中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中药与临床》2024年第6期42-46,53,共6页刘茜玮 于鸿妲 吴豆豆 刘家邑 蔡锐 代博文 白彦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444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202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课题(ZJKT2023113)。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归纳藤类中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特点及用药规律,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研究整理归纳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医典》中含有藤类中药治疗皮肤病的方剂,之后运用“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3.0”软件对资料中的疾...
关键词:数据挖掘 藤类中药 皮肤病 
清热除湿汤内服联合三黄洗剂治疗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4年第6期1102-1104,共3页王学军 肖云凌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CD)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致敏物质后,在其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性皮肤病。据统计,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为2~4%[1],临床上皮损多表现为红斑、丘疹、渗出、结痂、糜烂或水疱,伴不同程度的瘙痒为特征,多急...
关键词:炎症性皮肤病 清热除湿汤 致敏物质 三黄洗剂 接触性皮炎 DERMATITIS 临床观察 接触史 
火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4年第23期164-167,172,共5页郭一琼 赵秀婷 陈惠霞 
目的分析火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0例瘙痒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火针干预组与非火针干预组,各25例。非火针干预组口服地塞米松...
关键词:瘙痒性皮肤病 火针 瘙痒程度 皮损症状评分 炎症因子水平 安全性 
基于免疫性皮肤病构建Th1/Th2漂移与中医虚实稳态的协同关系
《中医学报》2024年第12期2544-2548,共5页翟烨 田野 郭杨 冯蕙裳 田文杨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4-JYB-JBZD-022)。
人体T淋巴细胞可分化为Th1、Th2两种细胞,两者处于动态平衡,而Th1/Th2向一方的漂移可能会导致免疫疾病的发生。从中医角度看,Th1/Th2的平衡似乎与中医阴阳虚实存在一定的联系。银屑病是Th1主导的免疫性疾病,通过改善Th1的漂移可以缓解该...
关键词:免疫性皮肤病 TH1/TH2漂移 虚实稳态 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血热证 生物制剂 脾虚 
卢传坚教授从脾肾论治慢性荨麻疹经验撷英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2期63-66,共4页姚丹霓 郭洁 罗晓悦 王梓霞 陈毓麒 闫玉红 卢传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广东省中医院院内专项(YN2018QL03,YN2022QN13);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粤中医办函[2023]108号)。
介绍卢传坚教授从脾肾论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荨麻疹风团之标象,从病理角度看实际属于“水湿”范畴,其发生和反复发作与“水湿运化不利”密不可分,其根本责之于“脾肾阳虚”,慢性荨麻疹的核心病机为“脾肾阳虚为其本,风湿...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皮肤病 过敏反应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宋坪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皮肤病经验发微
《内蒙古中医药》2024年第11期81-83,共3页张丹丹 宋坪 
李东垣《脾胃论》升阳益胃汤临床多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内伤杂病的治疗。宋坪教授发散性将升阳益胃汤用于治疗肺脾气虚与脾虚湿盛的皮肤类疾病,尤其在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及皮肤淀粉样变等疾病中疗效显著。
关键词:升阳益胃汤 慢性荨麻疹 特应性皮炎 湿疹 皮肤淀粉样变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内蒙古中医药》2024年第11期94-96,共3页李晓雨 贺世杰 李国庆 李领娥 
龙胆泻肝汤见于《医学集解》等11部医书。该方剂由龙胆草、黄芩等10种药材组成,具有苦寒清利的特性,旨在顺应肝性,主治肝胆实火和湿热症状,广泛应用于肝胆及下焦湿热疾病。李领娥教授将龙胆泻肝汤随证化裁,灵活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中...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湿疹 毛囊炎 临床应用 
四逆散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第22期83-86,共4页刘慧慧 李心愿 曹佳颖 赵学义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其核心病机为肝郁气结。该文介绍采用四逆散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黄褐斑、斑秃、白癜风4则验案,均紧抓肝郁气结的病机,临证化裁,取得良效。
关键词:四逆散 皮肤病 胆碱能性荨麻疹 黄褐斑 斑秃 白癜风 肝郁气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