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话

作品数:652被引量:941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覃远雄李连进胡萍徐杰舜李永新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京《中央日报》副刊“书林平话”整理与研究
《时代人物》2025年第2期0016-0019,共4页张蕊 
南京《中央日报》是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随报办有一批各具特色的专版副刊,“书林平话”便是 其中之一。本文通过探讨“书林平话”副刊的创刊背景、编纂特色以及编委成员构成,统计整理刊载文章、将书评类文章 分类梳理,探讨了该...
关键词:南京《中央日报》 副刊 书林平话 创刊特色 书评 整理研究 
桂林大河乡莫家村平话语音特点及其与周边平话语音比较
《贺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赵媛 谭嵋丹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桂北灵川平话音韵研究”(22FYYB026)。
莫家村隶属桂林大河乡,莫家村平话声母17个,韵母34个,声调6个,语音的主要特点为:古全浊塞音、塞擦音清化后基本今读不送气清音,部分微母字读如明母,泥来母相混,知端组不混,精组与知、庄、章组字无论洪细今读相混,部分日疑母字保留鼻音声...
关键词:莫家村平话 语音特点 语音比较 
数智时代的民间小戏,路在何方?——以六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小戏类非遗项目为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55-61,共7页孙丰蕊 张雨桐 
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广西红水河流域傩戏唱本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3BWY006);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改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民俗艺术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Y2023248);广西艺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壮族师公戏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CRC202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间小戏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非遗名录的六项民间小戏,发现其发生了变迁或转化。究其原因:一是历史以来所承受的多次打压,让它匿迹销声被动求生;二是“离身”与“局外”的强力主导下的打倒、清除,以...
关键词:民间小戏 数智时代 壮族师公戏 壮师剧 南宁平话师公戏 
《三国志平话》的文本重塑与学者型译者行为研究被引量: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01-115,共15页李鹏辉 张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项目编号:19ZDA33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两位汉学家伊维德和奚如谷的合译本《三国志平话》(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Plain Language)为研究对象,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视角考察翻译内在生成性赋予《三国志平话》英译本的生命活力。研究发现,在翻译内层面,译文...
关键词:《三国志平话》 译者行为 求真 务实 学者型译者 
论邕剧《小宴》“貂蝉”的人物塑造
《艺海》2024年第7期21-25,共5页刘希瑛 
一、《小宴》剧目的源起与发展:从明传奇到多剧种演绎中貂蝉形象的变迁与完善探析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唯一未见于史载,而仅见于小说家言的一个人物。她最早出现是在《三国志平话》中,貂蝉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与...
关键词:古代四大美女 邕剧 貂蝉 《三国志平话》 明传奇 人物塑造 吕布 
平话文化在公园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南宁市良凤江公园为例
《工业设计》2024年第3期134-137,共4页谭佳炜 杨禛 
文章旨在研究如何将平话文化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以增强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公园的竞争力,以及改善平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章通过对平话文化及相关应用案例的分析研究,提出平话文化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即隐喻与象征、抽象与重构...
关键词:平话文化 景观设计 文化空间 公园设计 
葡萄平话的阳平气声分韵——兼论临桂六塘平话的阳平分韵
《中国语文》2024年第1期67-77,127,共12页覃远雄 
本文讨论了广西阳朔葡萄镇平话阳平气声调分韵的现象。阳平分韵不是调值高低、升降、长短的作用,也不是古浊声母带音的因素所引起,而是强气声所致。相邻的临桂六塘平话没有气声,也有阳平分韵现象,从六塘平话本身很难看出其中原因。对比...
关键词:阳朔葡萄平话 阳平气声调分韵 气声调 临桂六塘平话 阳平分韵 
晋语高平话句末语气助词“可”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张甜琪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307)研究成果。
普通话中的“可”是连词和副词,而晋语高平话中的“可”还可以作句末语气词,音■,只能用在陈述句句尾,其核心语义是加强确认语气,即表示对事实的确信和语气的加强。文章对“可”的表现形式、核心语义、语用功能及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描...
关键词:高平话“可” 核心语义 语用功能 演变过程 地理方言 
“平”水相逢——地域文化视角下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东南片区设计
《上海纺织科技》2024年第1期I0011-I0011,共1页谭佳炜 
作品说明:本方案以南宁市江南区良凤江森林公园为址,根据江南区特有的平话文化与特征,以平话文化的发展历程为叙事性景观线索,结合场地原有资源与分布点位,打造一个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主题公园。平话文化伴水而居,场地的平面由水的涟漪...
关键词:景观规划与设计 江南区 平话 国家森林公园 文化视角 形态演变 主题公园 地域文化特色 
《三国志》及传统文艺作品中的刘备
《文史杂志》2023年第4期17-22,共6页刘咏涛 刘建奇 
《三国志》及裴注中的历史人物刘备,颇有勇健果决的枭雄性格和一定的政治军事才能,知人善任善于笼络人心。唐诗里,刘备较少被歌咏,有也是某种程度上作为诸葛亮衬托的明主贤君形象出现。《三国志平话》里的刘备是一位仁德之君和社会治理...
关键词:《三国志》 唐诗 《三国志平话》 《三国演义》 刘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