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体

作品数:191被引量:23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任竞泽谷曙光谢琰张馨曾枣庄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毛熙震的词调改造与创体、破体意识
《文史知识》2025年第2期118-123,共6页刘淑丽 
毛熙震,蜀人,生卒年不详,曾官后蜀秘书郎。毛熙震在花间词人中属于时代靠后、年辈较小者。他的词在承继前人典范词作的基础上有足够的积累,并寻求创新。他处于从晚唐五代到北宋词发展过渡阶段比较关键的节点,创作能突破此前花间词人的惯...
关键词:创作倾向 北宋词 晚唐五代 花间词 词调 毛熙震 过渡阶段 秘书郎 
别有心寄——刘因入选《元朝名臣事略》及其传记破体原因探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孙海东 
苏天爵所撰《元朝名臣事略》收录47人,前46传皆符合历史人物应有的传记格式,刘因传则打破了史书常体。通过将刘因传记与《元史·刘因传》《静修先生刘公墓表》以及《史记·伯夷列传》对比考察,苏天爵创作刘因传是在效法司马迁的《伯夷...
关键词:苏天爵 《元朝名臣事略》 刘因 
隋唐塔碑铭序文写作的尊体与破体
《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2期271-275,共5页李谷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8FZW018)。
晋末南北朝时期出现僧人塔碑铭。早期的塔碑铭没有形成明确的结体特色。隋朝柳辩创作《天台国清寺智者禅师碑文》,在谋篇、行文和风格等方面呈现的写作特色被后世作家效法,成为塔碑铭序文的尊体范式。但是,后世作家并不拘泥于这种写作传...
关键词:隋唐 塔碑铭 序文 尊体 破体 
“破体书”概念原义与来源考辨
《美术大观》2024年第11期63-66,共4页魏玉豪 池长庆 
我们对于“破体书”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以徐浩、杨慎为线索,一种以张怀瓘为滥觞。但这两种理解都存在一定问题,实际上传达的并非“破体书”原义。通过梳理唐代文艺中对“破”字的使用以及对王献之书法本身特殊性的探讨,可知...
关键词:破体书 王献之 一笔书 连绵行草书 唐代书论 
以时文论诗法——论刘熙载以八股文法入诗论的“破体观”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谢梦姚 傅宇斌 
安徽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中国诗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AH2023010032)。
如何在前人诗论面前不落窠臼且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并体现出当代特质,是清代学人在总结前人诗论时所思考的问题。提及清代文学,八股文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刘熙载正是在时文影响极盛的背景下,提出以八股文法论诗歌创作这一“破体”观念。...
关键词:八股文法 刘熙载 破体观 《艺概》 《游艺约言》 
唐代书论中的“破体”辨正
《美术大观》2024年第10期20-23,共4页李立鹏 
8世纪中叶,自“破体”被提出之后,“破体”逐渐成为诗歌中并不罕见的典故,并在后世书家的论述中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含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古时期文艺理论中“体”的相关含义,对“小令破体”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前人对“破体”的定义并不符合...
关键词:破体 文体 王献之 徐浩 
赵秉文文体批评观念探析
《菏泽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97-101,共5页朱文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YJA760090)。
赵秉文的文体批评观念触及了文体的核心问题。在正体问题上,他以经典作品为本确立文体规范,并着重风格,张扬风雅;就辨体而言,他重视诗文格律,但反对一味按格律准绳作文,不以格律为分辨文章的独断标准;在交融破体方面,他赞同韩愈引古文...
关键词:文体批评 诗文格律 交融破体 
高压输电线路防外破体系探索与实践
《电力设备管理》2024年第14期238-240,共3页班德贵 
本公司打造了基于“技防、物隔、人控、智联”的输电线路防外破体系,该体系充分发挥“立体巡检+集中监控”优势,隐患点线路可视化装置实现全覆盖,在施工高风险点采取立体限高防护棚硬隔离措施,为高压线设置安全屏障,对重要施工隐患点采...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隐患点 防外破体系 探索与实践 
破体与尊体:刘熙载“以诗论词”的价值与局限
《蚌埠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张力尹 冯小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ZW057)。
刘熙载秉承清代词学尊体的追求,在《艺概》中多处运用“以诗论词”的方法,将诗及诗话引入词论中,其范围涵盖了词作、功能、作品等方面,意在打破诗词界限,使词向诗靠拢。“以诗论词”是刘熙载本人的论词倾向和审美趣味的具体反映,也是清...
关键词:破体 尊体 推尊词体 以诗论词 词学批评 
王献之“破体”书法在唐代的延续与探索
《艺术教育》2024年第5期204-207,共4页宋伊晨 
魏晋以后,书体演变结束,书法艺术走向自觉化发展。书家开始寻找书法创作的新方向,一种打破书体界限、对比夸张又和谐统一的书法风格应运而生,后人谓之“破体”。王献之在章法和审美追求方面另辟蹊径、独创一格,是破体书法的开创者。文...
关键词:破体 王献之 颜真卿 《裴将军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