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

作品数:61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蔡国妹刘福铸王丽严奇辉蔡晨薇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莆田学院三明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语文》《学术评论》《艺海》《汉语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莆仙戏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莆仙戏目连前传《傅天斗》用韵探析
《莆田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86-92,104,共8页林慧彬 王进安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学术团队研究专项(21VJXT003)。
以韵脚系联法考察《傅天斗》的用韵情况,发现《傅天斗》还保留了莆仙戏曲牌71首,在押韵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这些特征与莆仙方音和莆仙戏演唱方式密不可分。从音韵学角度探析《傅天斗》唱词,了解《傅天斗》在戏文用韵的特点规律。
关键词:莆仙戏 《傅天斗》 韵部系统 音乐曲牌 莆仙方言 
南戏“活化石”:莆仙戏舞蹈身体构型论
《中国舞蹈学》2023年第2期91-112,342,343,共24页朱祥虎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莆仙戏表演中的舞蹈身体研究”(项目编号:22YJC760140);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福建卷)”(项目编号:18ZD09)的阶段性成果。
南戏“活化石”之莆仙戏把舞蹈身体作为一些核心手段的定位场所,是因为一个社会或文化必然经由这些手段传输给人们感觉性自我塑造、具身性技术和规则与心智化的品味和倾向。进而莆仙戏舞蹈身体可以分出宗教仪式、民俗语言与艺术体态三...
关键词:南戏 莆仙戏 妈祖 莆仙方言 科介式表演 
略论莆仙戏的发展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年第14期58-59,共2页陈依诺 黄志明(指导) 
2021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家国情怀与地方课程融合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MYJKT2021-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百篇。魂断团圆后,笑移春草前。春风芳草碧,莺啼艳阳天。”这是1962年老舍先生在观看莆仙戏剧目《春草闯堂》后所做的诗。莆仙戏以莆仙方言演唱,流行于福建省莆田县、仙游县及其周边方言区,...
关键词:莆仙戏 宋元南戏 老舍先生 戏曲舞台 方言区 莆仙方言 艺术成就 
莆仙戏传统曲牌应用浅释
《文学教育(中)》2017年第11期159-159,共1页林伯杨 
莆仙戏传统唱腔特点古雅、细腻,唱腔旋律变化跟莆仙方言韵律和自然音节结合很紧。在旋律进行中,常巧妙运用装饰音和滑音,
关键词:莆仙戏 传统 应用 曲牌 唱腔特点 自然音节 莆仙方言 装饰音 
莆仙戏:东方古老戏剧的活化石
《世界遗产》2011年第2期44-45,共2页张朝淋 陈小蕾 
莆田被誉为中国著名的"戏曲之乡"盖因莆仙戏在千年传承中已深深溶入了民众的生活之中。在莆田民间.凡迎神赛会、婚嫁丧事、升学寿诞、岁时节庆.必演莆仙戏.有时一个地方连续演戏十几天。演戏观剧.成为民间社交联谊、传播历史、教化道德...
关键词:莆仙戏 活化石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戏剧 传统剧目 莆仙人 宋代杂剧 莆仙方言 福建省 演出 
莆仙戏古剧本中的特殊称谓词语被引量:2
《莆田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96-100,共5页刘福铸 
搜集莆仙戏古剧本中习见而当代口语和剧本已不使用的特殊称谓词语,依性质分为亲属称谓、尊称、谦称、蔑称和身份称谓五类,分别举例说明,可作为莆仙戏具有古老性、保守性特征以及方言词汇发展变化的证据。
关键词:莆仙戏 古剧本 莆仙方言 称谓词语 
莆仙戏古剧本俗字研究——以古本《目连救母》《吊丧》为例被引量:4
《莆田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91-94,共4页刘福铸 
以古本莆仙戏《目连救母》和《吊丧》为例,归纳其中使用莆仙方言俗字的几种类型及用字歧异现象,并和梨园戏剧本俗字作比较,说明大量相同的俗字可作为莆仙戏与梨园戏以及莆田话与泉州话同源关系的证据之一。
关键词:莆仙戏 古剧本 莆仙方言 俗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