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

作品数:155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瑞花陈通谭洁吕建福刘立千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西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STAND GROUND——神殿明王主题BAR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年第17期40-45,共6页张凯锋 赵晶 
不动明王,所谓“不动”就是指慈悲心坚固,无可撼动;所谓“明”是指智慧的光明;称“王”指驾驭一切现象者。不动明王是佛教密宗八大明王之首,为一切诸佛教令轮身,在遇到任何困难之时,都能扫除障碍,使侵扰众生之邪魔畏惧而远避,使众生在...
关键词:佛教密宗 菩提心 慈悲心 不动明王 修行 
花語、女相、幻化身 《維摩詰經》“天女散花”意象生成
《中国文化》2024年第1期113-133,共21页唐嘉 
2022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維摩詰經》義疏及圖像研究”(項目編號:2022-1-20)階段性成果。
“天女散花”事見《維摩詰經》,講述文殊携一衆菩薩與大弟子探病維摩詰居士,於其室中法集時,天女現身散花,落花不沾菩薩而綴於大弟子身,由此引出關於佛教義理“著、不著”“幻化、性空”之討論。《維摩演教圖》中,盛裝天女在維摩詰身側...
关键词:天女散花 菩提心 神仙 戲曲 幻化 寄美 
关于中观派菩提心的考察
《佛学研究》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李坤燊(译) 
菩提心是大乘佛教重要思想之一,也是中观派实践佛道的根本内容。本文主要考察早期和中期中观派关于菩提心的理解,包括其概念和定义。特别讨论了中期中观派的两位论师清辨和月称在菩提心理解上存在的差异问题,最后指出清辨对菩提心的解...
关键词:中观派 菩提心 修行实践 
西夏文《入菩萨行论》与《发菩提心常做法事》之关系
《西夏学》2024年第1期236-265,共30页李梦溪 
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莲花戒《金刚经广注》藏译本研究与汉藏佛教文化交流”(项目编号:纵20240045)阶段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级青年启动项目(项目编号:校20240195)阶段性成果
《入菩萨行论》(Bca)与《发菩提心常做法事》(Bsv)皆是西夏通行的典籍,前者讲述入菩萨道至觉悟的修行次第,在西藏腹地亦属僧侣必学经典,后者是与华严“普贤七支供”理论框架相关,讲述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需前行的仪轨文献,在西夏的流...
关键词:《入菩萨行论》 《发菩提心常做法事》 西夏译经 
播下一颗菩提心的种子
《佛教文化》2024年第1期8-9,共2页释弘恩 
古人都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希望顺利,但人生的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往往都不会顺利。虽然我们做不到顺利,但我们可以做到“顺意”,顺利是人的福,顺意是人的智。
关键词:不如意 菩提心 种子 
丹青现妙法 启明菩提心——陈德化佛教人物画作品欣赏
《东方收藏》2023年第12期38-38,共1页陈德化 
“绍兴菩提心小组”: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23年第12期28-29,共2页闻武 
今年夏天,浙江绍兴两位七旬老太在河北涿州赈灾时感动无数人。其实,23年来,75岁的陈可望和她创立的“绍兴菩提心小组”已经行走全国11个省份扶危济困。每当当地报刊发求助报道时,这些热心并可爱的老人总会伸出援手。
关键词:浙江绍兴 扶危济困 报道 照亮 小组 
忠义菩提心:禅净合一与禅林和陶《辞》的流变--兼论和陶《辞》的道化
《中国韵文学刊》2023年第2期43-48,共6页王廷法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东亚汉文化圈视域中的江西寿昌禅系研究”(22ZJ03)。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得益于苏门和陶《辞》,逐渐经典化,为禅林所接受。禅林和陶《辞》的演化伴随着禅净合流、三教融合,尤其是易代之际禅林受陶作影响生成了“忠义菩提”之辞,“和陶《辞》”体现了“以忠孝作佛事”的佛门节义观,展...
关键词:和陶《辞》 禅净融合 忠义菩提 
俄藏инв.№2522西夏文《修菩提心》考
《西夏研究》2023年第1期62-72,共11页郭垚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夏文献中的藏语仿译词研究”(项目批准号:22CYY046)的阶段性成果。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инв.№2522《二十一种行》中第六修法《修菩提心》受藏传佛教影响,为西夏后期的密教译本,是异于节怛哩所著《发菩提心及常做法事》和裴休纂集《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的又一菩提心修法文本,部分内容与黑水城和拜寺沟...
关键词:《修菩提心》 回向偈文 释读 
再谈北宋智坚的菩萨戒
《西夏学》2022年第1期136-148,共13页张重艳 
B63、S.3424V是有关北宋端拱二年西行僧人智坚的文书。S.3424V中智坚修行仪轨文书第13下半行—29上半行均是各种陀罗尼,没有出现任何修持戒条的内容,唐代密宗大师不空所译《受菩提心戒仪》是密宗的受菩萨戒仪轨,仪轨中没有戒条,强调受...
关键词:智坚 菩萨戒 菩提心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