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那路亚家庭

作品数:68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苏杰肖建华刘玮闫康汪连兴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看恩格斯的女权思想
《知识文库》2016年第12期13-13,共1页刘玮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于女性解放别具一格的论述,使它一度被追捧为宣扬女性解放的大成之作。与此同时,《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对于女性问题的完美解读,使受压迫的妇女重然希望,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恩格斯...
关键词:女性解放 女权思想 古代社会 女性问题 普那路亚家庭 精神导师 对偶家庭 两种生产 女性地位 蒙昧时代 
原始社会婚姻家庭观念的整体审视
《池州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60-62,共3页何嗣佘 
对婚姻家庭的解释迄无定说,作者以为广义、狭义说、组织说、经济说等均欠公允客观,它们忽视或轻视了原始社会婚姻家庭的客观存在。在分析原始社会婚姻家庭的形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从整体上看,婚姻是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
关键词:婚姻家庭制度 婚姻家庭观念 一夫一妻制 原始社会 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婚 群婚制 婚姻关系 对偶家庭 血缘家庭 
一夫一妻婚姻关系分析
《西昌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93-98,共6页李晓铃 姚兴强 
本文从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夫一妻婚姻关系的由来与现状。文章指出,一夫一妻婚姻关系是人类文明社会中最经济,最合理的组织形式,同时也指出一夫一妻婚姻关系中所存在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在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
关键词: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婚 一夫一妻婚姻 
家庭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札记被引量:1
《理论导刊》1996年第9期48-49,共2页李志凯 
家庭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札记李志凯什么叫家庭?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家庭"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马恩选集)第一卷第33页.)就是说,家庭是指包括夫妻...
关键词:学习马克思主义 血缘家庭 人口生产 有关论述 物质生产 一夫一妻制 社会组织形式 普那路亚家庭 马克思恩格斯 两种生产 
人的初级本质是家庭关系被引量: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106-107,共2页张翼 
关键词:婚姻家庭关系 家庭形式 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社会关系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 普那路亚家庭 弗罗姆 摩尔根 初级 
侗族婚姻文化生态变化浅析
《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第4期87-91,64,共6页秦季强 
早在1884年,恩格斯就在他所撰的光辉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人类婚姻共经历了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即杂乱群婚、血缘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其家庭形式主要表现为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遇家庭和一夫一...
关键词:普那路亚婚 行歌坐月 普那路亚家庭 一夫一妻制家庭 血缘家庭 坐仓楼 家庭形式 行歌坐夜 踩歌堂 家庭组织 
越南少数民族的婚姻形态被引量:1
《世界民族》1992年第3期30-40,共11页林心 武尚清 
如同世界各民族一样,越南各民族形成今天这种科学、文明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关系,也经历过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并认识一下越南某些少数民族的婚姻与家庭形态,对研究世界各民族特别是东南亚各民族的社会历史...
关键词:少数民族 各民族 一夫一妻制 婚姻形态 越南 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婚姻 婚姻家庭关系 群婚制 丈夫 
制度发生论被引量:1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22-27,共6页贺培育 
所谓制度的发生,通俗地讲即制度的产生或形成。从具体制度的实际状况来看,其产生或形成模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经过原始演变,由人们的经验、风俗、道德的发展,自然生成。例如古代的婚姻家庭制度,:群婚制、对偶婚制、早期一夫一妻制...
关键词:普那路亚家庭 社会观 婚姻家庭制度 对偶家庭 偶婚制 血缘家庭 群婚制 形成模式 生活理想 民德 
从仲春之会的演变看古代妇女地位的恶化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11-17,共7页郭天祥 
同人类社会曾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一样,人类两性间婚姻关系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是由原始的乱婚→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关键词:古代妇女 对偶家庭 乱婚 血缘家庭 三月三日 普那路亚家庭 一夫一妻制家庭 正象 发展形态 婚姻关系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与原始社会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50-56,37,共8页陈国强 
文章采用读书笔记的形式,通过研读马克思晚年所写的四本人类学笔记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并结合近年来学术界的人类学研究,对原始社会有关“原始群”、“人类的童年”、“血缘婚姻”、“母权制和父权制”以及原...
关键词:原始群 血缘家庭 人类学笔记 原始社会 普那路亚家庭 马克思 母权制 父权制 摩尔根 氏族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