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笔记

作品数:130被引量:17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林锋林锋孙熙国王东张奎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对人类文明形态的思考与启示
《新华文摘》2024年第22期152-157,共6页李包庚 李琳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类创造了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人类文明。马克思以世界文明交往普遍化的历史背景为基础,对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历史进程进行了细致研究,提出文明起源多样性、历史发展...
关键词:人类学笔记 文明起源 原生形态 人类文明 历史进程 文明交往 社会形态 历史背景 
马克思在“摩尔根笔记”中的唯物史观新证
《前沿》2024年第5期66-73,共8页焦秋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内在渊源及其现代转化研究”(20&ZD006)。
晚年的马克思转向研究东方社会,大量阅读人类学文献,尤其是通过摘录和审读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关注了传统社会特别是东方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对摩尔根强调技术与生产的社会推动作用予以肯定,但也指出摩尔根对经济基础地...
关键词:马克思 摩尔根 人类学笔记 唯物史观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对人类文明形态的思考与启示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年第4期91-99,共9页李包庚 李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与世界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ZD027]的阶段性成果
在晚年“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线索,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揭示人类早期社会形态的整体性与趋同性、人类文明阶段更替的规律性和多样性,寻找建设未来文明的线索和基因,并在一个全新的文明框架中重构主体与客体、主体与...
关键词:马克思 “人类学笔记” “原生形态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晚年在“梅恩笔记”中的民族观探索及其理论意义
《理论界》2024年第5期8-14,共7页焦秋秋 
晚年的马克思通过对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的摘录和评述进行了民族观探索。在这本“梅恩笔记”中,马克思时常将梅恩的观点作为靶子,从反面诠释其民族思想。马克思指出,民族的初始凝聚来自部落首领对成员的“庇护”;从“身份”到“契...
关键词:马克思 人类学笔记 梅恩 民族观 东方社会 
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评述
《音乐天地》2024年第3期60-64,共5页邓洋 
“田野工作”(fieldwork)又称“田野调查”,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术语,指人类学家或民族学家在特定区域或社区中进行的调查工作。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田野工作也是民族音乐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田野考察的成果也将...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田野工作 民族学家 田野考察 人类学笔记 民族音乐学 特定区域 人类学家 
文学批评视域下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当代价值被引量: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35-142,共8页胡亚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重铸与当代拓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263)的阶段性成果。
人类学笔记是马克思晚年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读书笔记合集,里面富有预言性和当代价值的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建设具有方法论启示。人类学笔记将关注重心从西欧移向亚、非、美洲等古老民族,探讨非西方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
关键词:马克思 人类学笔记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世界视野 两种生产 时间向度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世界历史理论的三重逻辑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年第3期86-92,共7页贾向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9YJC710022];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哲学视域下《资本论》商品范畴研究”[项目编号:JSZM2021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西方学者将马克思晚年转向人类学研究或是解读为中断放弃《资本论》的研究和创作,或是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论”以致“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这从根本上忽视了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苏联学者和中国学者对此作了深刻批判,但大多...
关键词:“人类学笔记” 世界历史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现实逻辑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生态学意蕴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2期41-42,共2页姚修杰 
在些前沿的生态学家看来,马克思的思想中蕴含着系统的生态学的理论建构。事实的确如此:在《资本论》和晚期的一些“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已从一种更宏阔的视野,即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的何去何从,从城市与农村关...
关键词:生态学意蕴 人与自然 人类学笔记 资本主义 《资本论》 自然与社会 社会与自然关系 城市与农村 
绿色的节日--生态人类学笔记
《普洱》2021年第12期102-106,共5页周鸿 子涵(图) 
云南26个民族,都有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传统。在云南2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对绿的图腾和对树的崇拜无处不在,几乎所有民族都在自己居住的村寨边选定一片葱绿茂密的山林作为自己的风水林或水源林,村寨的居民对这片山...
关键词:人类学笔记 风水林 水源林 山林 崇拜 村寨 和谐相处 大自然 
浅谈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原因与背景
《今古文创》2021年第47期43-45,共3页闫丹阳 
和评注。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对晚年的马克思思想研究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探究马克思在晚年改变研究方向写作《人类学笔记》的原因和背景,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继承性进行正名。关于《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原因分别...
关键词:人类学笔记 晚年思想 写作原因 写作背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