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那路亚家庭

作品数:68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苏杰肖建华刘玮闫康汪连兴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恩格斯习惯法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5期111-112,共2页李可 
习惯法生成及变迁的一般历史恩格斯大体认同摩尔根的观点,认为人类婚姻家庭关系依次经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家庭四种主要类型,但又对之作了若干修正。习惯法上的婚姻家庭关系应以群婚制而不是杂交制为出发点。...
关键词:婚姻家庭关系 对偶家庭 习惯法 普那路亚家庭 血缘家庭 摩尔根 群婚制 一夫一妻 
天上爱情,人间婚姻——中国古代婚恋生活的经济考察
《中国青年》2014年第16期10-13,共4页王欣 
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终求的是什么呢?世俗婚嫁,更多求的是权力、地位和经济实力。婚姻的蒙昧与野蛮时代所谓婚姻,本质上是男女两性的结合,并为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制度以及文化和伦理所认可的夫妻关系。关于婚姻的内涵,《...
关键词:普那路亚家庭 偶婚制 封建社会 婚姻变迁 一夫一妻 婚姻关系 自由恋爱 
人类犯罪史简论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19-24,共6页宋浩波 
人类社会的原始时代没有犯罪和现行统治产生的相同条件。但是随着个体婚家庭的出现,毫无嫉妒感情的群婚制度遭到了破坏,这是人类情绪性犯罪和现行统治产生的一个相同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了,这是人类侵财犯罪和现行统治产...
关键词: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家庭 犯罪 
浅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法学思想被引量:1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38-39,共2页徐增满 宇贇 
恩格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于1884年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两位革命导师最重要的法学著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总结。
关键词: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一夫一妻制 恩格斯 《起源》 婚姻家庭 氏族制度 普那路亚家庭 血缘家庭 法学著作 资产阶级 
侗族家庭公社形态试析——读马克思《民族学笔记》
《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21-29,共9页黄才贵 
纵观侗族的社会历史,不仅没有发现奴隶制的痕迹,而且很多地方对父系氏族制的崇拜也不突出。相反,在其上层建筑的许多方面,却保留了大量的突出的母权制特征或残余。过去,笔者曾用农村公社的理论来解释,但总有疑难之处。近年来,通过对侗...
关键词:家庭公社 侗族 氏族 普那路亚家庭 个体家庭 亲属制度 父系 民族学 兄弟 专偶制 
略论两种不同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被引量:1
《怀化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25-29,14,共6页王泽应 一石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著中,思格斯对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起源和本质及其历史发展所作的分析和论述是异常深刻的。其中对两种不同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所作的区分,不但深刻地揭示了历史上形成的(即私有制社会的)一夫一妻制的本质...
关键词:私有制社会 婚姻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 婚姻制度 词源学 对偶家庭 离婚自由 杂婚 结婚自由 财产关系 
论原始家庭的几种形式、特点及其演进的动因
《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110-120,共11页蒋国维 
什么叫家庭?家庭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以婚姻为纽带的生产、生活单位,也是人类两性共同生活的组织形式。 家庭始于何时?目前,民族学和历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氏族之前不曾有过家庭,并误解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
关键词:血缘家庭 家庭形式 普那路亚家庭 氏族 对偶家庭 家长制家庭 群婚 兄弟姐妹 丈夫 母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