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略

作品数:522被引量:44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傅荣贤孙振田马光华王化平杨新宾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章太炎全集》所收《七略别录佚文徵》标点献疑
《图书情报工作》2025年第5期117-125,共9页周晓璇 傅荣贤 
[目的/意义]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是家藏稿本,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和2014年出版的《章太炎全集》都收录了该文的“校点本”,但文中标点错误较多,值得集中指陈。[方法/过程]细致研读原文,结合相关古籍原典的记载,订正《七略别录...
关键词:章太炎 《七略别录佚文徵》 标点 
《七略》与西汉礼乐政治——以《诗赋略》为中心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孙尚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音乐文学通史”(17ZDA241)。
《七略·诗赋略》所著,是关乎西汉一代礼乐政治进程的种种文本,它们是西汉一代全新的“王官之学”。《诗赋略》目的在于总结西汉一代礼乐政治的文化成果,宣告以西周《诗》《书》为借鉴、以楚文化为主要渊源的西汉新型礼乐政治的成功。...
关键词:《诗赋略》 礼乐政治 目录学 
汉代目录与序文体制——以目录文献生成的文体条件为考察对象
《史学史研究》2024年第3期104-112,共9页毛瑞方 武文韬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元代类书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VJXT005)阶段性成果。
《隋书·经籍志》中“簿录类”小序,基于《别录》《七略》与典籍序文在体制上的相似性,提出目录文献或源于远古史官司籍,因岁月久远而体制湮灭,从孔子作《书序》到汉代群书目录之序文,可以窥见序文体制在目录文献体制形成与发展中的关...
关键词:汉代目录 序文体制 《别录》 《七略》 《汉书·艺文志》 
汉代图书整理活动的文体学意义——以刘向父子校书为中心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3期196-206,共11页李冠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文献与上古文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ZD264]阶段性成果。
以刘向父子为代表的汉代学人对日益繁富的典籍进行了系统的校订、整理、归类。《七略》将上古以来的图籍置于刘向父子所梳理的学术思想源流脉络之中,构建了以宗经为主导的文献谱系,为后世“文本于经”等文体学思想建立了理论框架。《别...
关键词:《七略》 《别录》 《汉书·艺文志》 文体观念 
试探《七略》不立史部的原因
《历史学研究》2024年第2期114-118,共5页朱鉴 姚嘉晨 
《七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目录学巨著。西汉时期,刘向、刘歆父子首先合作完成了目录学著作《别录》。在刘向死后,其子刘歆又在《别录》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最终完成了这部目录学奇书《七略》。一般追溯我国目录源...
关键词:《七略》 史部 刘歆 
《回归中国语境,构建中国特色的古代小说学术体系》阅读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24年第5期15-17,20,共4页郝敬 边建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汉唐小说观念主要以说理性为核心特征。目前可见最早对小说进行集中著录及学术体系构建的,是汉代班固根据刘向、刘歆的《别录》《七略》修订而成的《汉书·艺文志》:汉人确立了小说以言说理、以事说理的独...
关键词:汉唐小说 古代小说 《别录》 《七略》 学术体系 中国语境 《汉书·艺文志》 构成因素 
《七略·數術略》新論
《历史文献研究》2023年第2期16-26,共11页趙益 
迄今爲止對《七略·數術略》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分析其分類體系和所收書籍内容爲主,而較少有關於其整體性質及意義的探討,同時在很多重要的具體問題上不乏疏誤之處。變换思路予以深研,可以認識到《七略·數術略》的三個重要内涵:一是《...
关键词:七略 數術略 數術 戰國秦漢知識思想 
话语革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诸子学历史叙事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64-71,共8页程鹏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阈下的民国史学评论研究”(23BZS148)阶段性成果。
传统诸子学的历史叙事是《七略》奠定的诸子九流十家出于王官的话语体系,这一体系在清末民初经过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钱穆等人的批判而被动摇。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异军突起,经过嵇文甫、吕振羽、侯外庐、翦伯赞、杜...
关键词:《七略》 诸子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叙事 唯物史观 话语革命 
《七略》之“略”再释——兼论《公羊传》之“甚恶”
《中州学刊》2023年第12期118-123,共6页李若晖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一般项目“《论六家要指》研究”(21JHQ028)。
《七略》一书在中国思想史与学术史上有着不朽的地位。但是《七略》一名的释义却有章太炎与姚名达二说歧出。如对二说寻根溯源,可知章说有理有据,姚说则出于误解《公羊传》及古代礼制。《七略》之“略”的意义当为边界,引申为部类。
关键词:《七略》  章太炎 姚名达 《公羊传》 
略论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的辑佚学体例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年第5期114-121,127,共9页傅荣贤 杨苏闽 
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七略别录》为对象,以完善马氏辑本为目标,剔除《汉志》“所录书目及其子注”以及“诸书叙录”集中呈现的佚文,表达了对辑佚条目“多”与“真”之间辩证关系的独特思考。章氏...
关键词:章太炎 《七略别录佚文徵》 辑佚 目录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