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态烃

作品数:212被引量:47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辅臣代正华孙春岩牛滨华刘海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体压力对原油裂解气态烃碳同位素分馏效应的影响
《地球化学》2025年第2期213-223,共11页石军 蒋文敏 李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3034)资助。
压力是影响有机质热演化的基本地质条件之一,受制于压力变化及相关模拟实验的局限性,目前缺乏关于封闭体系内部流体组成及含量变化引起的流体压力变化,以及流体压力对有机质热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本文通过改造金管热解体系和控制样品质...
关键词:流体压力 C同位素分馏 金管热解体系 压力作用 
拨正有机化学的易陷误区
《中学化学》2023年第6期28-29,共2页高雯 
一、有关烃的易陷误区拨正1.误认为直链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拨正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所以直链烷烃(除乙烷外)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呈锯齿形。2.误认为所有烃都存在同分异构体。拨正绝大多数烃...
关键词:同分异构体 直链烷烃 碳原子 有机化学 炔烃 锯齿形 气态烃 杂化 
答疑解惑——烃和卤代烃
《中学化学》2023年第4期26-27,共2页田胜稳 
一、有关烃的知识问答1.在常温常压下,只有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才是气态烃吗?答:在常温常压下,气态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一般小于或等于4;但分子中碳原子数为5的新戊烷,在常温常压下也是气态烃(新戊烷的沸点为9.5℃)。2.烃分子...
关键词:碳原子数 常温常压 气态烃 知识问答 卤代烃 新戊烷 非极性键 沸点 
用于中间相沥青和石化产品生产的一体化工艺
《齐鲁石油化工》2022年第4期277-277,共1页 
一种用于中间相沥青和石化产品生产的一体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原油供应至反应容器;将反应容器中的原油加热至预定温度并保持预定的时间;通过使得在无氧高压下、在反应容器中发生聚合反应来降低原油中的沥青质含量;生产包含气态烃组分...
关键词:中间相沥青 反应容器 石化产品 气态烃 液态烃 原油供应 一体化方法 沥青质含量 
自热转化反应器的模拟与研究
《大氮肥》2022年第4期254-258,263,共6页顾英 
采用PRO/II软件建立气态烃自热转化反应器热力学模型,分析不同操作参数对自热转化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研究氢碳比、氧碳比的协同作用对转化率、氢碳比的影响,确定不同合成气衍生产品的操作参数选择范围。对自热转化制合成气工艺系...
关键词:自热转化 气态烃 模拟 合成气 
大型气态烃制甲醇合成气方案研究与优化被引量:1
《化学工程》2022年第7期70-73,78,共5页顾英 
基于甲醇合成气的组成要求,对不同气态烃制备甲醇合成气转化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分析比较,认为联合转化法是目前大型气态烃制甲醇较佳的工艺路线。根据原料气组成、催化剂性能特点,结合热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考察单一操作参数及...
关键词:气态烃 甲醇 合成气制备 方案研究与优化 
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烧嘴端面传热过程研究被引量:3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11-16,共6页杨曹立 高瑞 代正华 梁钦锋 王辅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608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支撑计划(2019DB002)。
针对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烧嘴端面传热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烧嘴流道组织对转化炉内燃烧情况和烧嘴端面热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通道烧嘴将CO_(2)通道添加在O_(2)与CH_(4)通道之间时,增加了高温区与烧嘴端面之间的距离,减少了...
关键词: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 烧嘴 端面温度 热应力 
南海莺歌海盆地XF13区块不同成分气体充注引起的成岩差异
《油气田地面工程》2020年第5期91-91,共1页Wei Duan Chun-Feng Li Xue-Gang Chen Cheng-Fei Luo Lei Tuo Jian-Zhang Liu 陆倩(译) 
在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中,充注气体对溶解、胶结和黏土转化的影响尚不清楚。南海莺歌海盆地XF13区块黄流组上部储层为CO2和气态烃充注,为定量研究不同成分充注气体所引起的成岩差异提供了理想的机会。本研究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光学显...
关键词:底辟带 气态烃 热流体 阴极发光 孔隙度 黄流组 扫描电子显微镜 稳定同位素分析 
气态烃实现清洁高效利用
《石化技术与应用》2020年第2期103-103,共1页邓克林 
2020年1月10日,由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开发的"气态烃类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通过系统深入研究炉内湍流流动、混合、反应与传...
关键词:科技成果鉴定 石油和化学工业 联合会组织 气态烃 湍流流动 清洁高效利用 创新成果 合作开发 
生物质铁盐催化加氢热解产生生物油与气态烃的研究被引量:3
《燃料化学学报》2020年第4期414-423,I0003,共11页郑楠 史纪龙 王杰 
利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松木催化加氢热解实验(终温600-700℃、氢压5.0 MPa),考察了硝酸铁和硫酸亚铁两种铁盐对热解产物产率及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Fe(NO3)3能够显著促进生物炭加氢生成甲烷,碳转化率高达97.4%,CH4产率达21.2%,无...
关键词:生物质 加氢热解 铁基催化剂 生物油 甲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