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离子

作品数:1156被引量:4644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美荣李新贵许卿杨瑞吴升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湖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南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铅离子-苯甲羟肟酸配合物捕收剂(Pb-BHA)的单晶结构分析被引量:2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4年第1期302-313,共12页卫召 孙伟 韩海生 刘叠 桂夏辉 邢耀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22406)。
铅离子-苯甲羟肟酸配合物捕收剂(Pb-BHA)在钨矿、锡石和钛铁矿等氧化矿浮选中展现出良好的浮选性能和应用前景,但其精确分子结构尚不清楚,阻碍了配合物浮选作用机理的深入认识和金属基捕收剂分子设计的开展。本文培养了铅离子与BHA摩尔...
关键词:配合物 捕收剂 单晶 X射线结构分析 分子间相互作用 
甲基磺酸溶液萃取提铟过程中消除第三相及破乳的机理研究被引量:2
《矿冶工程》2019年第5期65-68,共4页李杨刚 何静 廖方文 柳涛 代杰 陈永明 杨声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240)
以P204为萃取剂对含铟甲基磺酸溶液进行萃取提铟,考察了铅离子浓度、骨胶及木质磺酸钠添加量、温度、水相pH值等因素对萃取提铟过程中产生第三相和乳化现象的影响,观察了第三相和乳状液内的微观形态,研究了超声波对第三相和乳状液的干...
关键词:甲基磺酸  P204 铅离子 萃取 乳化 第三相 超声波 
矿物浮选过程中铅离子的活化作用及新理论被引量:19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8年第2期91-98,共8页孙伟 王若林 胡岳华 韩海生 
介绍了铅离子活化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及机理。经典的活化浮选理论认为:铅离子羟基络合物或氢氧化铅沉淀是有效活化组分,铅离子组分(Pb(OH)^+和Pb(OH)_2(aq))优先吸附在矿物表面活化矿物表面位点,有利于捕收剂吸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铅离子 浮选 金属有机配合物 氧化矿 活化 
巯基化石墨烯对水中Pb(Ⅱ)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2
《化学通报》2017年第4期361-366,共6页周方 李琼 蒋新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571191)资助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在交联剂EDC作用下,巯基乙胺与氧化石墨烯上的羧基进行缩合反应,合成巯基化石墨烯。运用FTIR、SEM及XPS等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巯基乙胺成功接枝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将巯基化石墨烯用于...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巯基乙胺 铅离子 吸附 
苯甲羟肟酸浮选黑钨矿体系中铅离子的活化作用机理被引量:17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6年第9期1999-2006,共8页高玉德 钟传刚 邱显扬 冯其明 万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0CB735500);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011A080403007)~~
通过浮选实验、吸附量测定、红外光谱分析、XPS测试和浮选溶液化学计算研究Pb^(2+)活化苯甲羟肟酸浮选黑钨矿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b^(2+)可明显活化苯甲羟肟酸浮选黑钨矿,pH值为6~10时,黑钨矿都保持较好的可浮性,p H值为9时浮选回收率最...
关键词:苯甲羟肟酸 黑钨矿 铅离子 浮选 活化机理 
土壤中正丁基黄原酸钾与铅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1
《化学通报》2015年第12期1138-1144,共7页孔秀 刘耀驰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9052)资助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土壤对正丁基黄原酸钾的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以及正丁基黄原酸钾-铅复合污染体系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对正丁基黄原酸钾的吸附过程遵循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可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提...
关键词:土壤 黄药  复合污染 
从含重金属废水中回收铅、汞的研究被引量:9
《矿冶工程》2015年第2期75-79,共5页李骞 邓蓬 杨永斌 姜涛 陈达佳 
在研究单一体系中铅/汞回收的基础上,采用分步硫化沉淀浮选法对含Pb2+、Hg2+混合废水中铅/汞的分离回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向混合废水中加入Hg2+1.1倍当量Na2S,反应12min,加入丁黄药45mg/L,浮选5min,浮选后的废水再加入Pb2+1.5...
关键词:废水 硫化沉淀浮选法 铅离子 汞离子 资源回收利用 
重金属铅离子(Pb^(2+))对两株螺旋藻生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生物学杂志》2013年第4期37-41,共5页李勇勇 赵楠 李善策 邵明飞 郁章玉 秦松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0905021-3)、(20120502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2DQ015);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2011A090100040)
以来自两个不同企业产业化的螺旋藻作为出发藻株A、藻株B,从生物量、藻胆蛋白、可溶性蛋白、半数致死浓度4个方面研究藻株对重金属铅离子(Pb2+)的耐受性,为解析耐受机理积累研究基础。实验结果表明,两株藻对Pb2+的耐受性存在明显差异,藻...
关键词:螺旋藻 铅离子 生物量 96h-EC50 
核酸酶催化放大传感体系的设计及其在铅离子比色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分析化学》2013年第5期670-674,共5页高晓霞 贾玉华 杨金凤 李继山 杨荣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1075032,21005026,21135001)
基于8-17 DNA酶的催化切割特性和类辣根过氧化物酶DNA酶的氧化还原反应催化特性,发展了一种新型核酸酶催化放大传感体系,并用于Pb2+的比色检测。考察了K+浓度,pH值及反应时间对检测体系的影响。ABTS吸光度变化与Pb2+浓度在5.0~100 nmo...
关键词:DNA酶 比色检测 催化放大 生物传感 铅离子 
新型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对铅离子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8
《冶金分析》2012年第10期45-49,共5页蒲秋梅 任凤莲 谭爱喜 江放明 
中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2010ssxt133)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2-巯基苯并噻唑为嫁接试剂,合成了新型功能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该材料形貌规则,具有高...
关键词:介孔材料 2-巯基苯并噻唑 铅离子 吸附 废水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